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計畫生育研究所

作為國家重點學科(婦產科學)成員單位之一,2003年研究所獲教育部“生殖健康教育平台”項目資助。 “十五”期間,研究所科研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於2001年承擔了國家和湖北省計畫生育“三大工程”項目;2004年承擔兩項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2005年又有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資助。 “十一五”開局之年,研究所獲得三項國家“十一五”支撐計畫課題和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計畫生育研究所始建於1979年,是國內最早開展計畫生育醫學研究的專業科研機構,是第一批計畫生育醫學碩士和博士授予點;1988年由衛生部首批批准為部屬院校生殖醫學中心。1979~1985年由國務院計畫生育領導小組指定與世界衛生組織首批合作,並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核心資助,合作科研項目10餘項。作為國家重點學科(婦產科學)成員單位之一,2003年研究所獲教育部“生殖健康教育平台”項目資助。研究所也是我國首批確認生育調節藥物國家臨床基地,1987年被衛生部指定為臨床生殖藥理基地,近20年來,研究所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接受國家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下達的臨床藥物研究任務,包括各類藥物的臨床前期以及Ⅰ、Ⅱ、Ⅲ期研究工作。圍繞生育調節中、西藥製劑以及宮內節育器的研究開展了大量的工作,承擔國家含藥宮內節育器“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關項目,並承擔WHO和荷蘭等有關新型宮內節育器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
作為主要研究單位獲準新藥證書的有:優利生、替硝唑、米非司酮等。近年來,又有2個一類註冊新藥正在進行Ⅱ期和Ⅲ期的臨床試驗研究。近20年來發表科學研究論文150餘篇,獲各級科研成果獎勵 12 項。“四味流產中藥的發掘和研究”、“天花粉素中孕引產的實驗和臨床研究”、“棉酚作為男性節育藥的發掘與研究”等課題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抗早服藥物米非司酮的實驗與臨床研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改善子宮胎盤子宮血循環藥物青心酮的實驗研究”曾獲衛生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十五”期間,研究所科研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於2001年承擔了國家和湖北省計畫生育“三大工程”項目;2004年承擔兩項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2005年又有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資助。近年來,全所科研人員積極申報課題,連續三年人均科研經費居醫學院榜首,科研論文數量和質量也有了飛躍的提升。“十一五”開局之年,研究所獲得三項國家“十一五”支撐計畫課題和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