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華中抗日根據地,是新四軍、地方游擊隊和廣大人民民眾緊密結合創建並發展起來的全國敵後三大戰場之一。它位於我國江淮河漢之間,東瀕大海,西屏武當,南跨長江,北枕隴海路,主要包括江蘇絕大部分,安徽、湖北、河南、
和湖南的一部分,面積達5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囊括了上海、南京、武漢、杭州、徐州等中心城市。政治、經濟、軍事地位十分重要。歷史形成
1938年1月新四軍軍部建立後,各部隊迅速完成集中整訓。隨後,相繼挺進華中各個地區開展游擊戰,建立抗日根據地。在江南,由粟裕率領的先遣支隊和陳毅、張鼎丞率領的第一、第二支隊在蘇南敵後同日軍展開多次戰鬥,取得勝利,初步建立了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游擊根據地。譚震林率領第三支隊進入皖南,戰鬥在東起蕪湖、宣城,西到銅陵、青陽的沿江地帶。在江北,高敬亭率領第四支隊進入舒城、桐城、盧江、無為地區。第四支隊在安慶到合肥公路兩側進行了大小數十次伏擊戰,給西進的日軍以有力的打擊和牽制,還先後攻克了盧江、無為兩座縣城,初步打開了這一地區的抗戰局面。
新四軍各部隊遵照中央和中原局的指示精神,進一步向敵後挺進,發展抗日武裝,擴大抗日陣地,在華中敵後同日軍展開英勇鬥爭。第一、第二支隊在鞏固蘇南茅山根據地的同時,積極實行東進北上。留在皖南的新四軍軍部直屬隊及第三支隊,在銅陵、繁昌和涇縣地區對日作戰200餘次,保衛了皖南抗日根據地。為了加強對江北新四軍的指導,
1939年5月,新四軍軍長葉挺在皖中盧江東湯池宣布成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張雲逸、徐海東分別擔任正、副指揮。接著,新四軍第四、第五支隊進行整編,整編後的兩個支隊分別開赴津浦路兩側發動民眾,開闢了津浦路東根據地,即皖東抗日根據地。6月中旬,豫南及鄂中的武裝統一整編為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這支部隊積極開展游擊戰爭,創立了以白兆山、大悟山為中心的豫鄂(也稱鄂豫)邊抗日根據地。到1939年底,新四軍已經先後創建了蘇南、蘇中、皖中、皖東、豫皖蘇、皖東北等6塊抗日根據地,勝利完成了在華中的戰略展開。然而,從1939年初起,國民黨開始實行防共、限共的反共方針,日益發展壯大的新四軍抗日力量越發遭到國民黨頑固派的仇視。1941年初,國民黨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企圖消滅新四軍的“皖南事變”,新四軍遭受嚴重損失。國民黨這一倒行逆施引起全國人民的強烈不滿和國際輿論的譴責,中國共產黨毅然宣布重建新四軍軍部。
1941至1942年,華中抗日根據地遭到日、偽軍的瘋狂“掃蕩”和“清剿”。經過兩年艱苦卓絕的奮戰,華中敵後軍民不僅鞏固了原有的各抗日根據地,而且還開闢了浙東新的敵後根據地。新四軍發展到7個師和1個獨立旅,總計9萬多人。1943年,又經過1年奮戰,華中敵後根據地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新四軍達12萬人,民兵也發展到60多萬人,為展開全面對敵反攻創造了條件。從1944年到1945年抗戰勝利,新四軍以四個主力團西進蕭縣、永城、夏邑地區,恢復了豫皖蘇根據地,並打開了商丘、毫縣地區的局面。新四軍還先後派粟裕、葉飛率領部隊南下蘇浙,鞏固了蘇南和浙西根據地。在此期間,華中軍民還開闢了蘇浙皖邊和湘鄂贛邊兩個新區。到抗戰勝利時,華中抗日根據地已經形成了擁有蘇北、蘇中、蘇南、皖北、淮南、皖江、浙東、豫鄂邊、蘇浙皖邊和湘鄂贛邊等10個區,把華中和山東兩大戰略區連成一片,為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1941年開始,華中各根據地針對日、偽軍的大“掃蕩”和“清鄉”,進行了艱苦而又堅決的反“掃蕩”、反“清
鄉”、反“蠶食”鬥爭。自1938年至1944年春,華中根據地軍隊和日、偽軍作戰17500餘次,斃傷敵24萬餘人,有力地打擊了華中的日、偽軍,粉碎了日軍的企圖,堅持並發展了敵後游擊戰。歷史評價
華中抗日根據地是新四軍用槍桿子開闢的,而根據地的人民又用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了新四軍。華中人民與新四軍結下了深厚的魚水之情。為全國的解放勝利做出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