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菊苑雙葩慧麗同芳:李麗芳》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作者簡介
王 軍,女,1955年出生,籍貫遼寧海城,生於山東濟南,曾在北京軍區炮兵服役,現為山東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先後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其他報刊上發表過《張學良對東北軍的教育及東北軍對抗日的貢獻》《圖書館教育民主的張揚》《舐犢情深 愛國如命——追憶祖父原東北軍將領王肇治》《訪京劇丑角表演藝術家張金梁》《《感受大師風範 弘揚國粹藝術》《拜見菊壇名宿李慧芳》 等文章。少年時喜愛京劇,2004年開始通過網路學習、傳播京劇,曾獲得CCTV第三屆全國京劇票友大賽金獎。
劉連倫,男,1943年出生。北京人,原為演員,曾任寧夏京劇團編導室副主任,參加《中國戲曲志——寧夏卷》編纂工作,為主要撰稿人之一。在全國報刊發表文章三百餘篇。1993年至今在中央電視台擔任編導、策劃、撰稿等工作。獨立編導電視專題片上百部。代表作品有系列片《名人之後——梅蘭芳和他的子孫們》《名人之後——程硯秋和他的子孫們》《名人之後——尚小雲和他的子孫們》《名人之後——馬連良和他的子孫們》等。10集系列專題片片《盛世梨園談往錄》,以及《菊壇耆宿李慧芳》《海峽兩岸梨園情》《洋女婿——威廉》《情繫於成龍》等。
圖書目錄
引言
1櫛風沐雨雛鳳展翅
2青衣新秀唱紅天蟾
3總政京劇團颯爽文藝兵
4革命熔爐錘鍊成鋼
5老樹新花《玉堂春》
6《武大郎之死》的潘金蓮
7傳送友誼不辱使命
8跟隨四團走向輝煌
9一聲命令支援寧夏
10京劇拓荒塞上花開
11反串大教師“醜”中也能見功夫
12“車夫”迎娶“王昭君”
13臨場救火賀湘屹立《杜鵑山》
14方海珍走進《海港》的巔峰歲月
15戲以曲興戲以曲傳
16《白門樓》里數風流
17忠誠事業燃盡生命
18追思灑淚雨真愛滿菊苑
19德澤生輝戲韻流芳
20十年兩茫茫相隔難相忘
尾聲
後絮
後記
後記
我第一次看麗芳老師的戲,要追溯到1955年的初冬。當時我還是一個國小五年級的學生。
一個周日的下午,我和班裡同學金玉寬到東安市場他家的豆面酥糖店鋪去玩兒,回來時路過吉祥戲院,只見戲院門口偌大的廣告牌上寫著當晚演出的訊息:“剛剛組建的中國京劇院四團(原總政京劇團),演出新編劇目《武大郎之死》,主要演員:李麗芳、李榮安、譚世英、劉松超、金玉恆……”
我和金玉寬都是小戲迷,看到這個廣告感到非常新鮮,新成立的劇團,新上演的劇目,沒有目睹過的演員……於是金玉寬提議晚上來看這場戲,他先替我墊付了4角錢的戲票錢。然後我們各自快步回家吃晚飯,再約定一起回來看戲。
到家之後,我便跟也愛看戲的父親要錢還“賬”。那時,4角錢是4斤玉米面的價錢,我父親每月的56元工資要養一家5口人,4角錢的戲票款,雖然已是最低票價(四團的票價當時是4、6、8角),但對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來說,似乎還是有些“奢侈”,沒想到我吞吞吐吐地說明了情況以後,父親竟然“慷慨解囊”,滿足了我的要求。
開戲了,我和金玉寬坐在吉祥戲院樓上左側的觀眾席里,聚精會神地看著演出。忽然,我不經意地一轉臉,發現父親坐在了樓上右側的觀眾席里。原來,父親是想看我是否真來看戲,他悄悄跟蹤來到戲院,一看廣告,竟也被新成立的中國京劇院四團吸引進了劇場,他是想看看這個團的戲演得究竟如何。
父親以前常帶我們兄弟進劇場看戲,看的大多是一些耳熟能詳的傳統戲,如《四郎探母》《蘇武牧羊》《四進士》《轅門斬子》等等,我除去曾經在前門大柵欄慶樂戲院看過由曹藝斌主演的《蘇秦》以外,還沒有看過其他新編劇目。看傳統戲我往往只注意演員的唱腔、身段和武打,而新編劇目除去這些,更吸引我的是演員的表演和劇情的發展。《武大郎之死》出乎意料地精彩,李麗芳扮演的潘金蓮、李榮安扮演的西門慶、譚世英扮演的武大郎,金玉恆扮演的王婆以及劉松超扮演的武松都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尤其李麗芳塑造的潘金蓮十分感人,就連我這11歲的孩子竟也看得兩眼淚汪汪……記得那天的演出幾乎滿座,中國京劇院四團的演出別開生面,彩聲掌聲此起彼伏,劇場氣氛極為熱烈。
自從看了那場戲,我就記住了李麗芳、李榮安等這些主演的大名。1958年8月,當我看到中國京劇院四團招收學員的廣告的時候,立刻跑去報了名,經過複試終被錄取。父親原本並不同意我棄學從藝,但由於父親當年看了《武大郎之死》這場戲,對這個四團有了很好的印象,所以才同意了我的選擇。
麗芳老師的戲,我幾乎都看了,她戲路寬廣,青衣、花旦、刀馬旦無所不能,無所不精。多年裡她主演的戲,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不僅僅是那響遏行雲般的甜美歌喉,同時,她對人物人木三分的刻畫,更是打動人心。譬如她和小生名家李榮安老師演出的《三堂會審》就曾讓我們這些孩子們看得目瞪口呆。無論是唱腔,還是念白,兩個角色都飽含著人物的情緒變化,令人拍手叫絕,以後再看其他演員演出此劇,能與麗芳老師她們相媲美者,實不多見。
後來,麗芳老師到了上海,因演《海港》紅遍全國。《海港》是我在“文革”期間看得比較多的一出現代京劇,儘管我對這齣戲中牽強附會的“階級鬥爭”故事不感興趣,但這齣戲的音樂和唱腔,一直在吸引著我。尤其麗芳老師扮演的方海珍,她在劇中的幾個主要唱段,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影響至今。
幾十年後的今天,我通過網路看到了麗芳老師2000年3月底在上海大劇院演唱(《海港》中“進這樓房”選段視頻。麗芳老師那樸實真摯、攝人魂魄的演唱,使我的心難以抑制地陣陣顫抖……人;是熟悉的;唱腔,是熟悉的。如今音像雖存,卻再也看不到、聽不見麗芳老師在生活中那待人謙和、直率、熱情的音容笑貌了……
李麗芳老師去世後,許多報刊在文章中評價李麗芳“對京劇藝術的發展作出了難以磨滅的歷史貢獻”。對此我深有感觸,她的離去不僅對喜愛她的廣大觀眾、對她生前諸多的親朋好友、對她生前教授過的學生是一個最大的遺憾。也是京劇界的一個損失。
山東大學的王軍老師和我一起,歷經兩年之久,通過多次的尋訪、調查,終於寫出了以表現李麗芳老師藝術人生的這本《菊苑雙葩慧麗同芳——李麗芳》,也算是對諸多憾事的一個小小彌補吧。
麗芳老師從一個城市貧民的女兒,成長為深受人們愛戴的藝術家,她積累的藝術經驗是一筆寶貴財富。通過這本小書,在對李麗芳老師的追思懷念中,仰學前賢,啟迪後昆。如能此,將甚感欣慰!
序言
筆者從小嗜戲,記憶清楚的啟蒙是在北京第一舞台火災前觀尚小雲的《虎乳飛仙傳》,時為我3歲時的1937年,大概以前還有。從此看京劇與我的年齡、學業並進,以至終使我棄理從文,以戲曲編輯評論為終身職業,至今75年有餘。
少年看戲,聽名角的機會較少,戲票貴,大人要不去小孩就看不上;除非上高小後,晚上做完功課,隨琉璃廠各店的師兄們到前門外各戲園子“拿蹭”:晚9點後,大軸上場,戲園子門隨之大開,沒票的可以進去靠著大牆或柱子看白戲,都是好角名劇,馬連良、譚富英、金少山、孟小冬、張君秋、李世芳、葉盛章、李少春……都是這么看的。偶爾買票,也是省下點心錢,買最便宜的靠大牆最邊的高板凳,只能看戲台側面。楊榮環挑班頭牌,老生遲世恭挎刀,大師裘盛戎還是三牌花臉的《大探二》,今日菊壇最有藝術影響的裘派藝術那時還沒有形成,我就是這樣在東安市場吉祥戲院靠大牆看的,那時我剛上國中。我更喜歡看星期日白天的富連成、榮春社、鳴春社、中華戲曲學校及新中國成立後的中國戲曲學校的比我略年長或同齡的科班戲,不僅便宜,而且有青年人的朝氣,過癮!這大多沒有離開京朝派,而對南派京劇,我見得少,不熟悉。
正因為如此,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我在新翻建的廣和劇場看了一場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京劇團”(記得還曾一度對外演出叫北京京劇團)的折子戲,真棒。裡面有我熟悉的北京角兒老生李鳴盛、花臉郭元汾、武旦班世超、武生譚元壽、武丑郭金光(譚、郭的《三岔口》嚴絲合縫,使真傢伙,刀碰刀冒火星,後來元壽兄離團到其父與裘盛戎的太平京劇社,皈依譚派正果)等;還有我第一次見到京劇青年翹楚:身輕如燕、翻跌出色、之後出國演出以《鬧龍宮》片段榮獲“國際猴”綽號的張正武,出手稱絕的女武生俞鑒,還有那位在《伐子都》里身披硬靠翻“雲里翻”的年輕武生,可惜我沒記住他的名字。也就在這天我見到“菊苑雙英姐妹花”之一的妹妹李麗芳。後來才知她只大我3歲,20齣頭,出生在北京,紅在江南,多才多藝,天蟾舞台的台柱。雖然她演的是骨子老戲,可她那清亮剛勁的唱腔,卻使我精神一振,在北京的青年坤角青衣中非常少見。這場戲看得我如醉如痴,致使之後我又追到中山公園音樂堂看了他們一場新戲(《北京四十天》,李麗芳的紅娘子,更是英氣逼人,唱念做舞,皆臻上乘,我由衷地佩服;與其後看到加入中國京劇院的其姐李慧芳,雖都是藝術多面手,但姐妹風格有所差異:慧芳大姐是剛柔相濟,麗芳姐說柔中見剛。
大約1955年底,軍委總政京劇團集體轉業到中國京劇院,組成中國京劇院四團,後來人稱“老四團”,以有別於之後由清一色中國戲曲學校畢業生、以《楊門女將》等名世的中國京劇院四團。此時我已到《戲劇報》工作,與老四團的朋友們時有接觸,常看他們的戲,可唯獨與麗芳姐接觸較少,好像她不大像其姐慧芳那么愛交朋友,她台下很沉靜、低調,與其台上的生龍活虎大相逕庭。
1958年9月,中國京劇院四團全團支邊,由石天率領調往即將成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一別就是六年,直到1964年6月全國京劇現代戲會演中才再見面。他們以李鳴盛、李麗芳主演的《杜鵑山》參加。會演中有兩台《杜鵑山》,另一台是趙燕俠、裘盛戎和馬連良排的。論名氣、舞台火候,二李難比趙裘馬,可麗芳姐固有的剛勁英氣使寧夏的戲毫不遜色,甚可說有所勝出。寧夏團就住在大會的駐地北緯飯店的樓上,朋友見面聊天,就聊出他們在寧夏上山下鄉為民眾服務的事,是那時宣傳的重點,我就順便採訪起來,準備寫一篇專題報導。都是熟人,採訪很順利,都提到麗芳姐的突出表現;可麗芳姐本人卻說得很少,跟台上大不一樣。
“文革”中我們被一鍋端往五七幹校修理地球,屬“文藝黑線”,與舞台上僅有的“板兒戲”沒緣;在《紅燈記》《沙家浜》之後,又搞當代題材的《龍江頌》《海港》等,蟄居在寧夏的李麗芳以她清亮剛勁的深厚唱腔功力,1965年被選調上海出演方海珍。戲,我們只能在電視中看,老實說麗芳姐唱得真棒,是她藝術表演音樂創作的最高峰,美聽動人至極。此戲唱腔立時傳唱開來,至今仍有相當藝術影響;但這齣改編於淮劇《海港的早晨》,和移植自話劇的也是唱腔成就很高、李炳淑主演的《龍江頌》,雖列於八個“樣板戲”之中,或列於“樣板戲”的範疇之內,但在當代題材原劇的先進與落後的戲劇矛盾中,硬插入反革命破壞的階級鬥爭內容,讓人難以置信,貽笑大方。江青所抓的“樣板戲”,是已被黨中央決議所否定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怪胎,其反動的政治目的、對人民和國家的傷害不容抹殺,更不能簡單地以“紅色經典”不改樣地大力宣揚普及。但其中京劇藝術家們所創造的優美的表演唱腔,必須與樣板戲的政治傾向、目的和後果區別開來,予以有分析地不同對待。
王軍、劉連倫二位,傾大力為慧芳、麗芳姐妹作藝術生活傳記,難能可貴。我們的傑出的戲曲藝術家在“戲比天大”的理念指導下,艱苦學藝,奮力創造,雖受打擊,矢志不渝,把中國戲曲藝術推向一個又一個高峰,理當為他們樹碑立傳。雖然他們的經歷大同小異,但在共性中畢竟有個性的獨特內容;已出版了很多戲曲藝術家傳記叢書,豐富開闊了梨園文化和廣大讀者的知識閱讀視野,是大好事。要比在“文革”前我在《戲劇報》約稿編輯老藝人“藝術經驗”專欄時,受到“只能談藝術創造,不許談藝術生活”沒有成文規定的“左”的桎梏,使很多經歷晚清、民國、新中國成立前後的老戲曲藝術家親歷見聞的戲曲和社會歷史資料不許成文,人為地泯滅了大量珍貴的文化史料,連梅蘭芳、周信芳兩位也不能免責除外:梅先生的《舞台生活四十年》20世紀50年代剛出版就遭到“美化舊時代”的“左”的批評;60年代周先生在《戲劇報》連載的藝術經驗文章,是一出一齣戲從頭到尾的說表演,隻字不涉及他7歲登台、北京借台練藝、海派京劇的崛起成熟和他所起的作用,遠不如他在20年代寫的文章生動可讀,史料也沒了。相比之下李慧芳、麗芳姐妹和其他藝術家的涉及藝術生活的傳記性作品,今天得以較多地出版問世,這實在是戲曲幸甚、讀者幸甚、民族文化遺產和社會幸甚。
是為序。
名人推薦
得讀王軍、劉連倫二位先生大作《菊苑雙葩慧麗同芳》書稿,不勝欽敬。慧芳大姐是我摯友,姐妹同芳之情,情篤,紅毹藝術同臻妙境,天下人所共知。而如二公縷陳之細者,實令大家讚佩。想大家在捧讀華章的時候,一定又如與雙葩同享會心舊景,同話往昔過從促膝的溫馨。更會使更多的後知者得更多的仰羨。
——學者、書法家、教育家 歐陽中石
“菊苑雙英姐妹花”之一的妹妹李麗芳,台下很沉靜、低調,與其台上的生龍活虎大相逕庭。1965年被選調上海出演方海珍,這是她藝術表演音樂創作的最高峰,美聽動人至極。此戲唱腔立時傳唱開來,至今仍有相當藝術影響……
——戲劇評論家、學者胡金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