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涼。
歸經
入肺經。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止痛止血。
主治
肝炎,口舌糜爛,火眼,目翳,痢疾,腹瀉,腹痛,痔瘡出血。
相關配伍
1.治朦皮火眼翳子:岩黃連3g,龍膽草3g,上梅片1.5g。共研末,裝瓷杯內蒸透後,用燈草蘸藥點入眼內。(《貴州民間藥物》)
2.治痔瘡出血及紅痢:岩黃連15g,蒸酒60g服。(《貴州民間藥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5g。外用:適量,研末點患處。
炮製
採集加工:秋後採收,除去雜質,洗淨,曬乾。
形態特徵
石生黃堇:多年生草木,高15-40cm。主根發達。莖1-3條,叢生,軟弱。葉具長柄;葉片輪廓三角狀卵形,二回羽狀全裂,一回裂片5枚,具短柄,二回裂片常3枚,菱形或卵形,長2-5cm,寬1-3cm,先端尖,邊緣具粗齒。總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長7-14cm;苞片橢圓形至披針形;花梗與苞片等長或略短;花冠金黃色,長16-25mm,距短,僅及外輪上瓣全長的1/4-1/3,末端微向下彎;柱頭2裂。蒴果圓柱狀,略彎曲。種子多數,圓形,種阜杯狀,包住種子一半。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林緣岩石隙縫中。分布於甘肅、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鑑別
藥材性狀:根類圓柱形或圓錐形,稍扭曲,下部有分枝,直徑0.5-2cm。表面淡黃色至棕黃色,具縱裂紋或縱溝,栓皮發達易剝落;質松,斷面不整齊,似朽木狀,皮部與木部界限不明顯。葉具長柄,柔軟捲曲,長10-15cm;葉片多皺縮破碎,淡黃色,完整者二回羽狀分裂,一回裂片5枚,奇數對生,末回裂片菱形或卵形。氣微,味苦澀。
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
2.安定作用
3.鎮痛作用
4.抗菌作用
現代研究
治療肝炎。
相關論述
《貴州民間藥物》:“性涼,味苦。”
《貴州民間藥物》:“清熱解毒,止痛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