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爾寺遺址

莫爾寺遺址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附縣伯什克然木鄉。遺址包括寺院和佛塔遺蹟。寺院坐北朝南,東南有僧房遺蹟。寺院現存佛塔兩座。東南面的佛塔為方座梯形腰座,底四邊各長12.63米,座分五層,逐層收分覆缽形塔頂,塔總高12.8米。西北面的佛塔為覆缽形,底大頂小,底面邊長25米,塔殘高7米,塔身正面和西側有佛龕痕跡。莫爾寺遺址是中國最西部佛教遺址之一,是罕諾依古城標誌性建築物。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莫爾寺遺址V-134

簡介

莫爾寺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附縣伯什克然木鄉。遺址包括寺院和佛塔遺蹟。寺院坐北朝南,東南有僧房遺蹟。寺院現存佛塔兩座。東南面的佛塔為方座梯形腰座,底四邊各長12.63米,座分五層,逐層收分覆缽形塔頂,塔總高12.8米。西北面的佛塔為覆缽形,底大頂小,底面邊長25米,塔殘高7米,塔身正面和西側有佛龕痕跡。莫爾寺遺址是中國最西部佛教遺址之一,是罕諾依古城標誌性建築物。對研究佛教初傳新疆及唐代喀什地區佛教流行問題均具有重要意義。

莫爾寺遺址中國最西部的佛塔

喀什古稱疏勒,是古疏勒國的重要轄地。東漢時,疏勒國強盛,佛教開始傳入並隨之在此有了一定的發展。同時這裡也成為佛教東傳的中轉站,廣集有佛教大、小乘經典及印度哲學著作,並影響了龜茲佛教的發展。龜茲高僧鳩摩羅什於355年隨母在此停留,“頂禮佛缽”,初開法門,廣泛閱讀各種論著,從此奠定了他佛學思想的基礎。唐高僧玄奘於644年從印度回國,在他的《大唐西域記》里記載了沙國(今喀什一帶)的人們淳信佛法、勤營福利的情況。他記載沙國“伽藍數百所,僧徒萬餘人”的盛況。
..

位於喀什市伯什克然木鄉莫爾村境內的莫爾寺遺址,是留存至今的古疏勒國境內一所規模較大的佛教寺院。始建於3世紀,一直到唐末,因為當地水源逐漸減少,人們開始遷移別地,同時,喀什地區居民的宗教信仰也起了很大的變化,伊斯蘭教逐漸取代佛教成為當地居民的主要宗教,寺院隨之廢棄。
莫爾寺處於胡馬塔格山一帶沖積扇的古河道階地上。寺院坐北朝南,北靠群山,面臨平野,西面約1公里處有坎普代爾哈納(鴿子房)寺院遺址,南面隔恰克馬克河與汗諾依古城相望,東面平原上有阿卡什梯木古烽燧遺址。
“莫爾”,維吾爾語意為“煙囪”,因遺址內保存了高大的形似“煙囪”的佛塔得名,這是中國最西部的、保存較好的佛塔。此外還留存了佛寺及僧房遺蹟。
佛塔用含麥草筋的方形和梯形土坯砌造,塔身西面曾遭人為破壞,現仍保存有基座和塔身,殘高10.8米。基座分三級,逐層遞縮。基座底部近方形,風蝕雨沖形成了坡狀,邊界不清,高0.8米;二、三級也近方形:二級座高2米,東西寬12.8米,南北長13.2米;三級座高1.5米,東西寬10.55米,南北11米左右。塔身分兩級,下部是圓形的塔身座,周長24米,高1.5米。塔身呈卵圓柱狀的覆缽式,高約5米。這種形式目前在新疆已經很少見了,而且保存得比較完整,有印度古代佛塔建築的遺風。
佛塔北16米處是僧舍遺蹟。僧房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13米,南北寬9.3米,殘高1.5米。遺址的東南角有五、六層土坯,有的地方僅略高於地面,散布著戈壁石子,零星的陶片等。陶片為泥質紅陶。
佛寺遺址是一個底大頂小的方梯形建築:高約8米,底部東西長25米,南北寬24米。佛寺頂部較平,呈不規則的方形,東西長14.2米,南北寬13米。佛寺建築的基部和西側有一較明顯的佛龕痕跡。南壁有一條南縱向的溝槽,深1米左右,其東、西局部可以看到完整的土坯。在西壁的底部也有發現10排土坯。
莫爾寺遺址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是絲綢之路留存至今的年代較早的一處佛教遺蹟,也是佛教文化在喀什一帶盛行的有力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