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蘇聯畫壇上,近十多年前湧現出一位風格獨特的軍事題材畫家,他是葉夫賽·葉夫賽耶維奇·莫伊謝延科(1916~ )。他原在蘇聯格列柯夫軍事畫室, 其繪畫創作主要以國內戰爭和衛國戰爭為題材。所畫的藝術形象極富表現力,深得蘇聯人民的讚賞。在國內曾多次獲獎,受到許多榮譽稱號。60年代初,他在列寧格勒列賓美術學院任教。
莫伊謝延科出生於列寧格勒近郊的烏瓦洛維奇村,1936年入列寧格勒美術學院油畫系學習,還未畢業,衛國戰爭就爆發了。由於健康的原因,他不能入伍,後作為民兵參加了列寧格勒保衛戰。不久,又被轉入第三輕騎兵團,成為一名蘇軍戰士。戰爭考驗了他。他目睹人民的苦難,集中營的恐怖,家庭的悲離,這一切決定著他日後的創作傾向。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7年他回校復學,並繼續完成未竟的畢業創作《多瓦達爾將軍》。這幅創作一舉成功,使他成為美協會員,並留在列賓美術學院任教。可是因戰爭所荒廢的學業需要補償,故在50至60年代期間,他沒有發表什麼作品。約從1964年起,開始了他的多產時期。此後佳作不斷,至1981年底,蘇聯美術刊物上發表他的新作約有34幅之多。尤其是1957年的那幅《第一騎兵隊》,顯示了莫伊謝延科的新風貌和藝術的新傾向,為時人所矚目。、《紅軍來了》和《通訊兵》兩畫是莫伊謝延科的成名作。《通訊兵》沒有描寫具體情節:在夜幕籠罩下,兩個年輕的通訊兵,身背步槍,催馬飛馳。因為背景是黑夜,畫上形象影影綽綽。後面一個通訊兵的臉部不甚真切,只抹上道 反光。傾斜的人體與四蹄離地的奔馬,給人以神速感,黃色盔形帽也閃著反光。在一片深褐色的中景處,有戰士宿營地的星星篝火時隱時現。
這種處理手法在蘇聯當代寫實主義繪畫中是顯得個性鮮明的。它具有一種愛國主義激情,因而受到國內廣大觀眾的喜愛。此外,莫伊謝延科的藝術觀點也很鮮明。他贊成藝術僅是藝術家"自我表現的手段"。他認為"真正的藝術家應始終能體察時代的痛苦和歡樂。以這種態度對待時代,對待自己的民族和同時代人,才是表現了畫家自我"他的戰爭題材,從不描寫戰爭,只是抒寫戰時的生活,它或者是戰前的,或者是戰後的。 最近,有的蘇聯學者把50~ 70年代的蘇聯美術歸納成三種藝術思維類型:即1."真實再現型藝術思維";2."聯想型藝術思維";3. "真實-聯想型藝術思維"。莫伊謝延科被認為屬於第二類型,即是說他用暗示、對比、比擬、借喻等手法,來創造形象的"聯想型"思維。所以,儘管他畫的是距今半個世紀或30??㈱年前的事,仍能與當代觀眾對話。
《通訊兵》作於1967年,它於1970年獲格列柯夫軍事畫金質獎,1969年收藏於特列恰柯夫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