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囊蕨

莢囊蕨

莢囊蕨,烏毛蕨科植物,有利尿通淋、涼血化瘀、解毒療瘡的功效,用於淋症、跌打損傷、瘡癤癰腫,分布在台灣、湖北、湖南、廣西、四川等地。

基本信息

【藥 名】

莢囊蕨

【拼 音】

JIANANGJUE

【來 源】

為烏毛蕨科植物莢囊蕨的全株。

【功 效】

尿通淋、涼化瘀、解

【主 治】

用於淋證、跌打損傷、瘡癤癰腫。

【性味歸經】

甘、澀,涼。入膀胱四經。

【用法用量】

內服:9一12克,水煎服。外用:搗敷、研末。

【別 名】

羅曼蕨、象牙烏毛蕨(《中國蕨類植物圖譜》)、天長烏毛蕨(《台灣植物志》)、鋸草、梳子草(四川宜賓)、鐵角箕(四川敘永)、天鵝抱蛋(貴州長順)

【動植物資源分布】

分布台灣、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

【拉丁名】

原植物莢囊蕨 Struthiopteris eburnea (christ) ching

【考 證】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命名來源

莢囊蕨莢囊蕨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2)卷||烏毛蕨科BLECHNACEAE||莢囊蕨屬StruthiopterisScopoli||莢囊蕨Struthiopteriseburnea(Christ)Ching
1.莢囊蕨羅曼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天長烏毛蕨(台灣植物志)、象牙烏毛蕨圖版37:1-8
Struthiopteriseburnea(Christ)ChinginSunyatsenia5(4):243.1940;TagawainActaPhytotax.etGeobot.14:192.1952;Pic.-Serm.Ind.Fil.Suppl.4:281.1965;W.L.Chiouetal.inT.C.Huang,Fl.Taiwan,sec.ed.1:271.1994.——BlechnumeburneumChristinBull.Geogr.Bot.Mans.233.1902;Ching,Icon.Fil.Sin.1:pl.28.1930;DeVolinFl.Taiwan1:151.1975.——LomariaeburneaChinginBull.FanMem.Inst.Biol.Bot.10:4.1940;Pic.-Serm.Ind.Fil.Suppl.4:181.1965;傅書遐,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155,f.204.1957.

形態特徵

植株高18-60厘米。根狀莖直立,粗短,或長而斜生,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約6毫米,先端纖維狀,邊緣全緣或偶有少數小齒牙,棕色或中部為深褐色,有光澤,厚膜質。葉簇生,二形;柄長3-24厘米,粗1-2毫米,禾稈色,基部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向上漸變光滑;葉片線狀披針形,兩端漸狹,長14-45厘米,中部以上寬2-(-6)厘米,一回羽狀;羽片多數,篦齒狀排列,下部羽片向基部逐漸縮小,基部一對成為小耳形,向上的羽片為狀披針形,長1.5-3厘米,寬4-6毫米,尖頭,基部與葉軸合生,邊緣全緣,乾後略內卷,平展,彼此接近或略疏離。葉脈不明顯,在羽片上為羽狀,小脈斜向上,二叉,不達葉邊。葉堅革質,乾後暗綠色或帶棕色,無毛,上面有時呈皺褶狀;葉軸禾稈色,光滑,上面有淺縱溝。能育葉與不育葉同形而較狹;孢子囊群線形,著生於主脈與葉緣之間,沿主脈兩側各1行,幾與羽片等長,但不達羽片基部及先端;囊群蓋紙質,拱形,與孢子囊群同形並緊孢子囊群,開向主脈,宿存。

產地分布

產安徽(銅陵)、湖南(龍山)、湖北(鹹豐、宜恩)、四川(峨眉山、城口、峨山、寶興、南川、灌縣)、貴州(貴陽、德江、大定、平塘、石矸、獨山、遵義、務川、安順)、廣西(龍勝)、福建及台灣。模式標本產地:貴州(貴陽)。

生長習性

生溪邊岩石上,海拔500-180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