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貸粟

⑺鮒魚:鯽魚。 ⑻焉:於之,在那裡。 〕,吾得斗升之水然〔然:乃,就。

寓言故事

原文

莊周貸粟⑴
莊周⑵家貧,故往貸粟⑶於監河侯⑷。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⑸,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⑹,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⑺焉⑻。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⑼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⑽哉?’周曰:‘諾!我且南遊⑾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⑿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⒀!”

注釋

⑴選自《莊子·外物》。
⑵莊周:即莊子。
⑶貸栗:借糧貸,借貨,此指借入。栗,穀子,泛指糧食。
⑷監河侯:官名。
⑸邑金:封地的租稅。邑,城市,亦為縣的別稱。
⑹忿然作色:氣憤得變了臉色,忿,同“憤”。忿然,生氣發怒的樣子。
⑺鮒魚:鯽魚。
⑻焉:於之,在那裡。
⑼波臣:水族中的臣民。此為鮒魚自稱。
⑽活我:使我活,使動用法。意思是救活我。
⑾游:遊說。
⑿曾:就。
⒀肆:鋪子。

翻譯

莊周家中貧窮,所以去向河監侯借糧。河監侯答應說:“行。我將得到封邑內的租稅,得到後借給您三百金,好嗎?”
莊周聽了後氣憤得變了臉色,說:“我昨天來,道路中有呼喊的聲音,我回頭一看,是車輪碾過所留下的痕跡中有一條鮒魚在那裡。我問他說:‘鮒魚,來吧!你是乾什麼的?’回答說:‘我是東海波浪里的魚。您能有一斗一升的水使我活嗎?’我說:‘行。我將到南方去遊說吳、越的國王,引發西江的水來迎接你,好嗎?’鮒魚氣憤得變了臉色,說:‘我失去了平常的環境,我沒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你竟說這樣的話,還不如早早到賣乾魚的市場裡去找我。”

原文及個別字詞翻譯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貸粟(sù):借糧。〕於監河侯〔監河侯:監河的官。劉向《說苑》作魏文侯。〕。監河侯曰:“諾〔諾(nuò):好吧。〕,我將得邑金〔邑金:封地交納的租稅。金,中國古代貨幣單位,不是黃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忿然作色:生氣而變了臉色。〕曰:“周昨來,有中道〔中道:道路中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鮒(fù)魚:鯽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來:這是呼喚鮒魚使之注意的話。〕!子何為者邪〔子何為者邪:你是做什麼的呀?邪,同“耶”。〕?’對曰:‘我,東海之波臣〔波臣:意思是水裡的小人物。這裡是鮒魚自指。〕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可有一點點水救活我呢?〕?’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且南遊吳越之王:將往南到吳國越國去遊說君主。吳越是水鄉。〕,激〔激:引〕西江〔西江:大概指吳越之西的大水,即長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吾失我常與:我失去經常作伴的(指水)。常與,常在一起的東西。與,相伴。〕,我無所處〔我無所處(chǔ):我沒有地方安身。〕,吾得斗升之水然〔然:乃,就。〕活耳。君乃〔乃:竟。〕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還不如先到賣乾魚的店裡尋找我呢。意思是,不切實際的話毫無用處。曾,乃,還。〕!’

包含成語

涸轍之鮒枯魚之肆

對此寓言的理解

諷刺脫離實際的舉動和假裝慷慨大方的偽君子,揭示一個淺顯的道理——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要誠心誠意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決不能只說大話,開空頭支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