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名人志

莆田市名人志

由莆田市莆仙文化研究院編,陳春陽主編的《莆田市名人志》經過近兩年的編寫由福建人民出版社隆重出版,該書收錄名人6000人,其中入傳錄的名人4280人,總字數150萬字,由原莆田市委書記梁建勇作序。該書有各類注釋2000多個,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本書寫法既按照傳統的的體例,也使用了學術規範,是一本開創性的名人志書。

簡介

莆田市名人志 莆田市名人志

莆田市莆仙文化研究院編,陳春陽主編的《莆田市名人志》經過近兩年的編寫由福建人民出版社隆重出版,該書收錄名人6000人,其中入傳錄的名人4280人,總字數150萬字,由原莆田市委書記梁建勇作序。該書有各類注釋2000多個,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本書寫法既按照傳統的的體例,也使用了學術規範,是一本開創性的名人志書。

背景

莆田市,地處福建省沿海中部,史稱興化、興安,又稱莆陽、莆仙,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之美譽。秉承著“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這裡習儒成風、人文蔚起,俊傑輩出、人物薈萃。

自隋朝開創科舉制度以來的近1300年間,莆田產生了2482名進士、21名狀元,出現了宋代方氏28對父子高中進士及“鄭家八虎”的現象,更出現了“一門五學士”“三氏六桂”“一歲兩狀元”及歷代科舉唯一一次“四異”同科的科舉奇觀。文教的發達,使得古代的莆田重臣高官迭出。這裡有18人官終宰輔、有41人官終尚書(含贈),造就了“一朝三宰相”“一家九刺史”“陳氏五侯”“六部尚書占五部”的美談。

地以人貴,人以地傳。莆田,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傑出人物。《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立傳的莆田名人近百人。這裡誕生了南宋著名文學家、詩論家、江湖派詩人劉克莊,誕生了中國古代三大史學思想家之一的鄭樵,誕生了著名理學家、文學家林光朝,誕生了著名書法家蔡襄,誕生了號稱“閩中文章初祖”“福建文壇盟主”的黃滔,誕生了一代詞賦大師、著名文學家徐寅,等等。

人物為一郡之柱礎,鄉邦之光耀。一代又一代的莆田名人,以其傑出的才能和突出的貢獻,創造了燦爛的莆田文化,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應該被人們記住,他們的事跡應該世代流傳。《莆田市名人志》洋洋120萬字,收集了清宣統三年之前出生的名人4280人(其中客籍134人),其舉人名表中收集了莆田明清舉人2800人,並對名人為官經歷、個人著述等進行了詳盡的介紹,為我們了解這個璀璨的群體創造了便利條件。本書收集的莆田名人人數之多、門類之全、範圍之廣、知名度之高、活動地域之大,實為難得。

作為一份十分珍貴的人才檔案資料,《莆田市名人志》的編撰出版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它將為了解莆田歷史、進行愛國愛鄉教育提供一份難得的鄉土教材,也將為積累和保存地方文獻、研究莆田歷史添磚加瓦,對於加快“文化莆田”建設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我相信,它所記載的家鄉人、身邊事,將產生強烈的親切感和強大的榜樣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莆田人繼往開來、開拓創新,續寫莆田的燦爛和輝煌。

收錄標準

一、本志所介紹名人分為兩類:一為莆田籍人物,含出生、生活於外地,但三代以內籍貫在莆田者,此類名人姓名冠以“【】”表示;二為對莆田歷史文化有重大貢獻和影響之外籍人士,此類名人姓名冠以“〖〗”表示。入志標準如下:

1、莆田籍人物

(1)見諸史書和地方文獻(含外地府、縣誌)者,入國家級和省級人物辭典者,原則上均予收錄;有些不太知名的歷史人物,在某一時期、某一地區或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酌量收入;

(2)縣令及以上官員和政治家;

(3)有著作或作品傳世之專家、學者和文學藝術家;

(4)有成就的收藏家、醫師和商人;

(5)有名望之宗教界人士。

2、客籍人物

(1)曾經入祀莆田名宦祠之官員;

(2)寓居莆田,在莆田取得重要成就之文人墨客;

(3)遷居莆田形成有名門望族之家族祖先;

(4)嫁入莆田之外地女子中有才名者。

二、本志所稱莆田名人限於今莆田市所轄仙遊縣、荔城區、城廂區、涵江區、秀嶼區、湄洲島國家旅遊渡假區、北岸開發區範圍之內。其中莆田市本級古為莆田縣(陳光大二年(568)置縣)、仙遊縣(唐聖歷二年(699)置縣)、興化縣(宋太平興國四年至明正統十三年(979-1448)置縣)、平海衛(明洪武年間設立)。對各個時代的政權機構、官職、黨派、地名,均以當時名稱或通用之簡稱記述。古地名均括弧註明今地名。對歷史人物的記述,需要準確把握好歷史交接時期的各項史實。1912年1月1日後出生的名人將另行出版。

三、編著奉行“生不入傳”原則,健在者,暫不收入本志。取捨時間上自南北朝,下迄出生年為清宣統三年(1911)十二月三十日。

四、排列順序按人物生卒年而定,從古至今。對於生卒年不詳,尤其生年不詳者,則據其中秀才、舉人和進士時間,為官時間,祖父母、父母、夫妻、兄弟姐妹、同年同學等相關人物之生卒年進行一定之考證推算,然後安排在適當位置。生年相同者按卒年排列,個別生卒年均相同者,則按成就和影響大小排列。跨越兩個時期的人物,以其主要事跡所在時期而定。

五、人物介紹包括生卒年、字號、籍貫和出生地、受教育情況、為官或工作情況和所獲成就(含著述、榮譽)等。介紹以時間順序為主線,力求具體準確。介紹籍貫,可以詳細到村,生卒可詳細到日。對於如名號、室名、著作等,儘量介紹齊全。對人物之間的關係給予了特別的考證和介紹,如祖先後裔、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師生、同窗好友等。

六、介紹力求避免從辭典到辭典照搬照抄的做法,資料大多采自相關史籍、傳記、研究專著等圖書資料,或直接來自調查採訪,也參考相關工具書。對於來自網路的資料,採用時作謹慎求證。對事實的認定,如果出現多種說法,一般應選擇權威資料的說法。無法判定時,採取一說為主,諸說並存的方法,並註明出處。資料來源均註明出處或注釋。

七、本志按傳、表、錄順序排列,傳、錄人物按生年順序排列。

八、凡歷代年號、陰曆之月日和序號等一律用中文數字表示,公元紀年、農曆之月日和數量等採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九、本志用“著”表示專著、作品集,用“作”表示文章、詩詞和書法、繪畫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