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與危害
症狀特點
發病後葉片上產生圓形病斑,初期葉片上有淺黃色斑點,以後擴大成褐色斑,病斑大小不一,周圍至中央淡褐色,周邊暗褐色,常具同心環紋,並在其上有墨綠色霉狀物,直徑5―15毫米,在暴風雨多時節,發病更為嚴重,病斑連片擴大,使葉片枯死。
病原
病原為真菌,蓮鏈格孢(Alternarianelumbii).絲孢綱、絲孢目。分生孢子倒棍棒形、長卵形、紡錘形或圓筒形,有橫分隔7~15個,縱分隔0~3個,分隔處縊縮,暗褐色。
發生規律
病菌還危害睡蓮、碗蓮等植物。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在湖北,5月中旬開始發病,多在7—9月發病嚴重,遇暴風雨後病害加重。凡夏天水溫過高、連作、偏施氮肥、受蚜蟲危害等原因都將加重病情。孢子借氣流和風雨傳播,孢子適宜萌發20℃—28℃,尤其7—8月,高溫多雨,發病較為重。
防治方法
1、冬季徹底清除病殘葉。發現病葉和病株應及時拔除燒毀,以減少病源。種植前盆(缸)土或池土中拌入適量生石灰和新高脂膜進行土壤消毒。
2、加強栽培管理,注意通風透光。勿施過多氮肥,應施腐熟農家肥、增施磷鉀肥,同時噴施新高脂膜提高肥效,增強抗病能力。花蕾期要定期噴施花朵壯蒂靈,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
3、臨近發病期,每5―7天酌量噴1次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加新高脂膜,連噴3―4次,可防止病害發生蔓延。發病初期,可噴50%多菌靈500倍或70%托布津800倍液防治,同時噴施新高脂膜鞏固防治效果,每5―7天噴1次,連噴3―4次,防治效果明顯。發病期可試噴75%百菌清800倍液,或65%代森鋅6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