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0年,荊州地區實行土地改革後,經荊州地委、專署研究決定,於1951年初在荊州南門外閱馬場建立“荊州農林總場”,管轄江陵八寶山林場和荊門水稻原種場。
1952年6月開始到荊州城東門外馬河渡至沙市南湖一帶開荒擴場,9 月命名為“地方國營荊州農場”。1955年3月25日更名為“荊州專區農業試驗站”,改企業性質為農業科研事業單位。1958年10月遷到沙市東郊,改名為“荊州專區文家嶺棉花試驗站”,另在江陵龍會橋設“水稻試驗站”,同年12月23日,又將棉花試驗站改名為“荊州專區文家嶺農業試驗站”。
1960年2月3日將水稻試驗站合併到棉花試驗站,正式定名為“荊州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相當正縣級,屬荊州地區農業局主管,業務由湖北省農科所領導。1963年設立原種場。“文化大革命”期間,黨政組織癱瘓,由“抓革命促生產辦公室”和“革命委員會”代之。1969年11月成立荊州地區農科所革命委員會。1970年原種場劃歸江陵縣管轄。1980年農科所科研組改為科研室。
1994年荊沙合併,更名為“荊沙市農業科學研究所”,1995年沙市區岑河鎮荊農村劃歸農科所,重建原種場。1997年11月,更名為“荊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實行機構改革,行政科室有所減少。1998年4月,改名為荊州農業科學院。
2001、2004、2007、2013四年中,農科院在改革中,強化科研和開發機構,精簡行政科室。2009年底,農科院原種場整體劃入荊州開發區沙市農場。2015年,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該院被確定為公益二類 。
2016年,掛牌成立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荊州分院 。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6年2月,農科院共有有職工總數320人,其中在職人員102人,在職人員中正高5人,副高19人,中級46人;國家、省、市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拔尖人才17人。
“十二五”期間,科技人員胡愛兵榮獲湖北省科協“源泉工程創新創業人才獎”,趙世春榮獲恒隆杯首屆“荊州市十大傑出科技工作者”,李平榮獲“荊州市特等勞模”,梁紅艷獲“荊州市青年五四獎章”;胡德玉、陳水彬、胡愛兵3位專家入選荊州市科技思想庫專家庫,胡德玉當選為專家委員會委員;陳水彬、趙世春、李平分別當選荊州市油菜、棉花、瓜果蔬菜首席專家;趙世春、胡愛兵、胡德玉被評為荊州市第四屆專業技術拔尖人才;趙世春獲省政府專項津貼;退休職工子女余芬獲沙市區“孝德之星”榮譽稱號等 。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2月,農科院設有6個科研所(學委),10個課題組,先後建成了13個國家級及省級科研、推廣、示範基地和區域試驗站、研究中心、綜合試驗站等各類科技創新平台,2012年2月7日掛牌成立了荊州市首個“院士專家工作站” 。
研究所:荊州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荊州農業科學院水 稻研究所、荊州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荊州農業科學院麥油研究所、荊州農業科學院土肥植保所、荊州農業科學院試驗場。
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國家大豆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武漢綜合試驗站、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荊州綜合試驗站、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江漢平原綜合試驗站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荊州綜合試驗站、國家棉花品種改良中心荊州分中心國家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國家雜交水稻中心推廣示範基地國家棉花原原種擴繁基地。
省級科技創新平台: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江漢平原綜合試驗站、湖北省棉花新品種引智成果示範基地、湖北省棉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設施設備
20世紀70年代,農科院建成水泥曬場、倉庫和脫粒間,添置近十萬元科研儀器設備。80年代,又建成棉花、小麥試驗樓。“八五”期間添置了病原物培養等科研設施,在工作區修建一棟棉花掛藏樓和一棟糧油掛藏樓。1993年4月在工作區建成一棟五層綜合樓。“九五”期間對120畝棉花試驗田進行改造,修建溝渠,曬場和倉庫,田間道路硬化為水泥路。
2002年3月開始,農科院改造棉花掛藏樓、實驗室、作物栽培室,新建網室、普通溫室和種子資源庫,新建病圃田、主支幹渠、道路以及門房、圍牆、工作區花壇、綠化等工程。2004年建組織培養室,同年設立綜合實驗室,配置40台大型儀器設備,改建軋花廠軋花車間、籽棉庫及倉庫;新建棉種精加工廠精加工車間及成品庫,改建原料庫,購置精加工廠全套設備。2005年3月起,在沙市南湖路99號修建產業化大樓,當年12月竣工。
生活住房上,50年代領導住草房,科技人員是辦公、休息、娛樂“三位一體”簡易房,到60年代住八平方米的“鴿子籠”,發展到90年代科研、生產、辦公、住房、娛樂各得其所。1983年到1999年先後建成11棟職工樓,總建築面積達20450平方米,生活住房條件大為改善 。
•豐澤園生態農業園
豐澤園生態農業園位於郝穴鎮荊大顏農旅一體化農業片區,自2014年開始著手建設。截至2019年2月,生態農業園規劃面積2000畝,已完成流轉1100餘畝,園區主要分為果蔬高效示範區、生態果園採摘區、農業科普區、農業觀光區、農業體驗服務區等五大功能區域 。
科研成就
著作課題
•項目課題
“十二五”期間,農科院共承擔國家省級科研課題項目74項,包括國家、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項目,農業部、科技部下達的棉花轉基因科研專項,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棉花簡化種植節本增效生產技術研究與套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黃萎病鑑定與控制技術體系研究”、“轉基因水稻中試示範基地”、“國家大豆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等課題(項目);承擔省財政廳下達的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棉花、水稻、西甜瓜新品種選育科技攻關等課題(項目)。
農科院承擔完成了湖北省、沙市區和江陵縣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廣項目,涉及到水稻、棉花、西瓜等作物,項目實施輻射面積達200萬多畝,直接帶動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得到了項目區縣區和鄉鎮政府的充分肯定。成功申請納入農業部科研院校重大農技推廣服務試點項目範圍,項目共設八大課題,農科院進入六大課題之中 。
•論文著作
據不完全統計,1953-2010年荊州農科院科技人員主編或參與出版著作、譯文24部。1957-2010年農科院科技人員為第一作者在國家公開發行的科技刊物和全國性學術會議發表論文331篇。其中1985-2003年獲獎論文63篇 。“十二五”期間,農科院科技工作者在國家省級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篇 。
2016年、2017年兩年間,農科院先後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5項、荊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棉花新品種“荊棉16”和西瓜新品種荊雜30等2個品種通過湖北省審定及荊州市鑑定,發布地方標準3個,申報專利3項,發表科技論文29篇 。
品種選育
截至2010年6月,農科院共選育品種(品系)93個。從建國以來湖北省6次棉花品種更新推廣套用的品種統計來看,絕大多數品種親緣來源於荊州農科院選育的棉花品種。常規棉30個品種,3個品種由荊州農科院選育、5個品種利用荊州農科院選育的棉花品種作親本材料,占26.7%;抗病棉品種15個,5個品種由荊州農科院選育,7個品種利用荊州農科院選育的棉花品種作親本材料,占80%;雜交棉品種38個,11個品種由荊州農科院選育,占28.9%。
“六五”、“七五”、期間,荊州農科所育成鄂荊92及鄂荊1號等棉花新品種,推廣面積占荊州地區棉田面積的90%,湖北棉田面積的86%,並推廣到長江中下游地區種植,累計推廣面積達8500多萬畝,鄂荊92原棉出口日、美等十五個國家和地區。棉花新品種鄂荊1號通過國家審定,被國家科委列為全國重點推廣項目。“七五”以前選育了荊州1號、荊州47與荊州66等小麥抗病品種,大幅度減輕了沿江濱湖地小麥赤霉病的危害。“七五”期間,院西甜瓜育種成果主要有甜瓜荊農4號、西瓜荊雜1號等品種,共獲省部級獎勵2項。“八五”期間,農科院選育的鄂荊糯6號把高產、抗病和廣泛的適應性結合起來,實現了糯稻輻射育種的一次重大突破,先後通過國家和六省審定,在北緯33°的南方十五個省市累計推廣面積超過3500萬畝。1995年鑑定了新品系89-16。西瓜選育出荊州202和荊欣寶等品種。
“九五”期間,農科院選育新品種15個,新品種推廣面積3500多萬畝,增加社會經濟效益20.5億元;其中選育審定9個棉花新品種,即鄂棉20,鄂抗棉4號、6號、7號、9號、10號,荊1246,鄂雜棉1號、2號;選育審定4個西瓜新品種,即鄂西瓜2號、3號、4號、5號,在湖北省所審定的5個品種中農科院占4個;審定水稻新品種GS鄂糯7號、鄂早12,其中鄂糯7號1997年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0年6月鄂早12被農業部推薦為農業結構調整的優質早稻品種。
“十五”期間,農科院共審定棉花新品種3個,即鄂雜棉4號、9號F、15F。共選育西甜瓜品種3個:即鄂西瓜6、7號、11號,鑒評成果1項。有鄂早15、荊香48兩個水稻新品種,分別通過審定和田間評議。大小麥育種取得突破性進展,審定了一個小麥新品種鄂麥25。“十五”期間,新品種鄂抗棉9號、鄂雜棉1號、鄂雜棉4號、鄂西瓜7號的選育與推廣等均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十一五”期間,農科院共審定6個雜交棉新品種,即鄂雜棉17F、24F、28F,荊雜棉142F、166F、88F。其中鄂雜棉24F是湖北省審定的第一個獲得轉基因安全證書的轉基因抗蟲棉,鄂雜棉17F1是湖北省第一個通過審定的抗蟲兼抗枯黃萎病的棉花新品種,鄂雜棉24F、鄂雜棉28F通過國家審定。“抗蟲雜交棉新品種鄂雜棉24F”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鄂西瓜13、鄂甜瓜5號、春秋黑玉、荊雜18通過湖北省審定,鄂甜瓜5號和荊靈1號小果型西瓜是農科院首次通過國家審定的西瓜、甜瓜新品種,“鄂西瓜13的選育與推廣”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麥類科研選育出荊黑麥1號、荊麥103等新品種,無腥大豆荊豆1號和早熟大豆荊豆2號於2008年、荊豆3號於2010年通過湖北省審定。
“十二五”期間,農科院共有11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國家和省級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棉花品種荊雜棉142、荊雜棉88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水稻荊優6510、荊1a、中谷優1361、大豆荊豆4號、西瓜荊雜20和油菜荊雙69六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了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棉花荊棉46通過了江西省審定;西瓜荊雜18通過湖南、江西兩省審定;鑑定了油菜、水稻全程機械化集成技術成果。報送了棉花荊雜1022、水稻荊兩優533、荊輻麥2號、荊豆297、西瓜荊雜30、春玉米bhj3599等30多個農作物新組合參加國家省級區試 。
科研獲獎
截至2010年6月,農科院共獲得市級以上科技成果137項。其中1983年以來獲獎成果共87項次,其中國家級4項,部級9項,省級22項,廳級5項,地市級47項。
“六五”、“七五”期間,鄂荊92、鄂荊1號選育均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棉蟲發生規律和綜合防治”研究項目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八五”期間,GS鄂荊糯6號選育及推廣於1990年8月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1年10月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九五”期間,農科院共取得科研成果26項,其中獲省市科技進步獎10項。承擔省科技重點項目“鄂棉20大面積栽培示範”1999年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江漢平原濕地無籽西瓜的高產栽培技術研究”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十五”期間,農科院共取得科研成果12項,其中獲獎成果10項。新品種鄂抗棉9號、鄂雜棉1號、鄂雜棉4號、鄂西瓜7號的選育與推廣等均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農科院榮獲荊州市“十五”科技創新先進單位、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十五”國家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先進單位等稱號。
“十一五”期間,“抗蟲雜交棉新品種鄂雜棉24F”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鄂西瓜13的選育與推廣”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十二五”期間,農科院共有6項新成果獲省市獎勵,其中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 。
成果轉化
1956-1979年,主要以科研為主,成果均無償為農業生產服務,開發沒有起步。
1980年始,荊州農科所嘗試成果轉化,形式為“一個承包、兩個有償、三個聯合體”。1981年,荊州農科所在全國率先探索農業科研適應商品經濟課題,逐步走出一條科研成果開發和服務新路子。1984年,農科所成立成果開發科,統一管理全所科研成果及開發工作。80年代共開發農作物新品種(品系)24個,提供良種1200萬千克左右;通過示範引路,帶種承包,上門講課等多種形式,服務範圍達湘、鄂、贛、川、豫等省,服務面積500萬畝左右。共收到反饋信函3000多封,錦旗20面。
1992年為適應市場經濟,成立良種經營部,專門從事科研成果開發創收,1993年1月,農科所成立荊州市農科貿開發總公司,公司統一管理成果開發,實行所、室兩級開發、核算和管理體制。2001年,農科貿公司獲農業部頒發“全國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為湖北省獲取“國字號”種子經營許可證四家單位之一,“荊農”和“荊抗”兩商標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成功。“荊農”牌良種在省內外建有300多個種子直銷網點,遍布國內20多個省市,與500多家單位建立合作關係,常年經營“荊農”牌農作物種子100多萬千克,創利在500萬元左右。
2006年至2010年,農科院以多種形式轉讓棉花、西瓜等成果共18項,獲收入1000多萬元。2007年起,與當地農業專業合作社合作,先後在石首、天門、公安等多地建立中試基地,並組織技術專班跟蹤指導 。
科技服務
“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間,農科院多次組織專家參與科技下鄉、專家講課,展示科技成果,提供科技服務,定期參與荊州人民廣播電台“農家樂”專家講座;其中科技下鄉150次,足跡遍布6省、40縣市、300多個鄉鎮,培訓農民150萬人次,發放資料600萬份;參加全國、湖北省科技博覽會15次,舉辦科研成果示範樣板田30萬餘畝。
“十二五”期間,農科院承辦了中國農科院組織召開的全國油菜全程機械化高效生產模式示範現場會,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在全國推廣“荊州經驗”。組織開展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村新型經營主體活動,服務沙市區小皇蜜合作社、石首市天字號瓜蔬合作社、荊州區李開寶家庭農場等,為其提供科技服務,幫助實現產品銷售。兩次承辦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組織召開的江漢平原棉花機械化收穫示範現場會。共發放各類科普資料30多萬份,培訓農民2萬多人次。創辦荊州市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與江陵縣三湖農場、荊州市長江綠地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定,共同推進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建設 。
現任領導
黨委副書記、院長:陳洪洲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周成義
黨委委員、副院長、總農藝師:陳水彬
黨委委員、工會主席:程遙
副院長:趙世春
黨委委員、副院長:謝磊
黨委委員、總農藝師:胡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