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9—21.3mm,碧綠或黃白色,被白色蠟粉。頭尖,觸角剛毛狀,複眼圓形,黑褐色。中胸背板上具3條縱脊。前翅略呈三角形,粉綠或黃白色,具蠟光,翅脈密布呈網狀,翅外緣平直,臀角尖而突出。徑脈和臀脈中段黃色,臀脈中段分支處分泌蠟粉較多,集中於翅室前端成一小點。後翅白或淡黃色,半透明。卵長橢圓形,淡黃白色,表面具細網紋。
若蟲體長8mm,白色,稍扁平,全體布滿棉絮狀蠟質物,翅芽末端平截,腹未有成束粗長蠟絲。
生活習性
南方年生2代,以成蟲在枝葉間越冬。翌年2—3月越冬成蟲開始活動,取食交配,產卵於嫩枝、葉柄組織中,互相連線成長條形卵塊,產卵期較長,3月中旬至6月上旬為第1代卵發生期,6月上旬始見第1代成蟲,7月上旬至9月下旬為第2代卵發生期,第2代成蟲9月中旬始見,為害至11月陸續越冬。初孵若蟲群聚嫩梢上為害,隨生長漸分散為3—5頭小群活動為害。成蟲、若蟲均善跳躍。4—5月和8—9月為1、2代若蟲盛發期。
發生規律
白蛾蠟蟬在廣西南寧、桂西南地區和福建南部一年發生2代;主要以成蟲在寄主茂密的枝葉間越冬。第1代孵化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若蟲盛發期在4月下旬至5月初;成蟲盛發期5-6月。第2代孵化盛期於7-8月;若蟲盛發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9-10月陸續出現成蟲,9月中、下旬為第2代成蟲羽化盛期,至11月所有若蟲幾乎發育為成蟲;然後隨著氣溫下降成蟲轉移到寄主茂密枝葉間越冬。翌年2-3月天氣轉暖後,越冬成蟲恢復活動,取食、交尾、產卵。
成蟲善跳能飛,但只作短距離飛行。卵產在枝條、葉柄皮層中,卵粒縱列成長條塊,每塊有卵幾十粒至400多粒;產卵處稍微隆起,表面呈枯褐色。若蟲有群集性,初孵若蟲常群集在附近的葉背和枝條。隨著蟲齡增大,蟲體上的白色蠟絮加厚,且略有三五成群分散活動;若蟲善跳,受驚動時便迅速彈跳逃逸。成蟲和若蟲都吸食奇主枝葉液汁,尤其是嫩技、嫩葉的液汁,使嫩梢生長不良,葉片萎縮彎扭。幼果期被害則造成落果。若蟲活潑善跳,取食時多靜伏於新梢、嫩技,在每次脫皮前移至葉背,脫皮後返回嫩枝上取食。若蟲體上蠟絲束可伸張,有時猶如孔雀開屏。成蟲棲息時,在樹枝上往往排列成整齊的“-”字形。夏秋兩季陰雨天多,降雨量較大時,害蟲發生較嚴重。
防治方法
(1)剪除有蟲枝條,集中燒毀。
(2)用捕蟲網捕殺成蟲,用掃把刷掉若蟲,集中處理。
(3)為害期藥劑防治於成蟲產卵前、產卵初期或若蟲初孵群集未分散期施藥為宜,用藥種類和方法參見碧蛾蠟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