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八點廣翅蠟蟬

簡介

學名 Ricania speculum (Walker)同翅目,廣翅蠟蟬科。別名八點蠟蟬、八點光蟬、桔八點光蟬、咖啡黑褐蛾蠟蟬、黑羽衣、白雄雞。分布山西、河南、陝西、江蘇、浙江、四川、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福建、台灣。
寄主 茶、油茶、桑、棉、黃麻、大豆、蘋果、梨、桃、杏、李、梅、櫻桃、棗、栗、山楂、柑桔、咖啡、可可、洋槐等。

為害特點

成、若蟲喜於嫩枝和芽、葉上刺吸汁液;產卵於當年生枝條內,影響枝條生長,重者產卵部以上枯死,削弱樹勢。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1.5—13.5mm,翅展23.5—26mm,黑褐色,疏被白蠟粉。觸角剛毛狀,短小。單眼2個,紅色。翅革質密布縱橫脈呈網狀,前翅寬大,略呈三角形,翅面被稀薄白色蠟粉,翅上有6—7個白色透明斑,其分布:1個在前緣近端部2/5處,近半圓形;其外下方1個較大不規則形;內下方1個較小,長圓形;近前緣頂角
處1個很小,狹長;外緣有2個較大,前斑形狀不規則,後斑長圓形,有的後斑被一褐斑分為2個。後翅半透明,翅脈黑色,中室端有1小白透明斑,外緣前半部有1列半圓形小白色透明斑,分布於脈間。腹部和足褐色。卵長1.2mm,長卵形,卵頂具1圓形小突起,初乳白漸變淡黃色。若蟲體長5—6mm,寬3.5—4mm,體略呈鈍菱形,翅芽處最寬,暗黃褐色,布有深淺不同的斑紋,體疏被白色蠟粉,貌視體呈灰白色,腹部末端有4束白色綿毛狀蠟絲,呈扇狀伸出,中間1對長約7mm,兩側長6mm左右,平時腹端上彎,蠟絲覆於體背以保護身體,常可作孔雀開屏狀,向上直立或伸向後方。

生活習性

年生1代,以卵於枝條內越冬。山西5月間陸續孵化,為害至7月下旬開始老熟羽化,8月中旬前後為羽化盛期,成蟲經20餘天取食後開始交配,8月下旬一10月下旬為產卵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為盛期。白天活動為害,若蟲有群集性,常數頭在一起排列枝上,爬行迅速善於跳躍;成蟲飛行力較強且迅速,產卵於當年生枝木質部內,以直徑4—5mm粗的枝背面光滑處落卵較多,每處成塊產卵5—22粒,產卵孔排成1縱列,孔外帶出部分木絲並覆有白色綿毛狀蠟絲,極易發現與識別。每雌可產卵120一150粒,產卵期30一40天。成蟲壽命50一70天,至秋後陸續死亡。

防治方法

(1)結合管理,特別注意冬春修剪,剪除有卵塊的枝集中處理,減少蟲源。(2)為害期結合防治其他害蟲兼治此蟲。可噴灑茶樹上常用菊酯類、有機磷及其復配藥劑等,常用濃度均有較好效果。由於該蟲蟲體特別是若蟲被有蠟粉,所用藥液中如能混用含油量0.3%一0.4%的柴油乳劑或粘土柴油乳劑,可顯著提高防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