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2毫米,翅展20-26毫米。頭白色,前額有黑斑。腹部背面棕褐色,有白色橫帶;腹面灰白色。翅茶褐色,上有白色帶紋。幼蟲
老熟時,體長15毫米。頭部淡黃褐色,散生多數褐色斑點,胴部淡黃綠色,稍帶透明。體色隨食料而變。背線帶白色。化蛹前幼蟲體帶紅色,有淡褐色刺毛。足淡褐色。蛹
長10毫米,黃褐色。3分布:華東、西南及河北發生規律
1年可發生多代,以蛹在土中越冬。6—10月為成蟲為害期。發生情況極不規則。成蟲白天棲息葉背,夜間活動,有趨光性。交尾後,在葉背沿葉脈產卵1—5粒。初孵幼蟲沿主脈吐絲,齧食葉肉,稍長即吐絲綴葉,蠶食葉片,僅留主脈。幼蟲老熟後,在淺土層化蛹。防治方法
(1)利用成蟲有趨光性,可用黑光燈誘殺。(2)可進行人工捕殺葉背主脈兩側的卵與幼蟲。
(3)化學防治 在幼蟲發生盛期,噴殺螟松、敵百蟲1000倍液,約10天噴1次,連續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