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業十八怪

百年後,中國人賣茶的思維做出了一個天價,而外國人賣茶的思維做出了一個世界第一品牌。 七萬茶企沒品牌中國作為茶葉的發源地,卻沒有在國際上叫得響的茶品牌。 中國喝茶有幾千年歷史,人人都喝茶,而中國茶業只有龍潤一家上市公司,茶業的這個冬天有點冷。

賣茶總把文化帶

中國茶葉品種多如繁星,歷史悠久隨日月,如萬紫千紅竟相爭艷的百花園,但無論是傳統名茶還是歷史名茶還是普通茶行銷上總是搬出文化說事。浙徽綠茶是貢品,普洱茶餅貴古董、烏龍茶道真功夫。如果誰喝了沒有文化的茶是要受鄙視的。一句話中國人概括的賣茶、買茶現象:哥喝的不是茶,是文化。

菸酒茶葉一起買

在大型超市出現給購物帶來極大變革的時候,中國茶這個發展了幾千年的行業,其銷售方式不是茶葉市場批發就是在街邊菸酒茶小鋪散賣,在超市的貨架就寥寥幾個單品,那是分外孤獨啊。其保持原生態的堅定決心,讓我們“肅然起敬”!

陳茶當作新茶賣

中國茶葉以綠茶居多,所以春茶比較好,所以價錢要貴一些,但許多不良商家,趁勢將低檔陳茶冒充新茶,或者摻雜新茶來賣,還需要專家來區分新茶和陳茶。這個問題反應了茶業的幾大現狀:一、產能過剩、去年茶葉今年賣。二、茶葉商品化落後、沒有可以衡量價值的價格標準,三、渠道落後、還是傳統的批發市場或店鋪散賣。

一斤茶葉幾萬塊

2009年金駿眉的價格瘋漲,從3年前市場上每500克3600元的價格升至今年的1萬多元,而且價格還在走高。足可以買下2頭豬,相當於100多倍立頓紅茶的價格。同是正山小種紅茶的改良和發展。百年後,中國人賣茶的思維做出了一個天價,而外國人賣茶的思維做出了一個世界第一品牌。發人深省。。。。。。
普洱當作古董賣
“越陳越香”被公認為是普洱茶區別其他茶類的最大特點,“香陳九畹芳蘭氣,品盡千年普洱情”,普洱茶被稱為是“可入口的古董”。但普洱的流通被當作古董來炒升值的現象大量出現的時候,喝不到口中的茶不知道能不能還叫茶,因為你今天喝了明天就漲價了,就和把明天漲停的股票今天拋售一樣痛苦。

鐵觀音茶火得快

忽如一夜春風來,鐵觀音系在市場憑藉一個真空小袋裝開始風靡中國,帶去的不僅是鐵觀音,還有南方的功夫茶,連北方這種喝習慣了大碗茶的文化都被改變了,在產品創新和行銷創新下居然沒有文化是不可改變的。

茶業標準一麻袋

茶行業已有很多標準,有感性、理性指標建的標準,有紅、綠茶類建的標準、有各種地方茶的標準,DB33/162-92《西湖龍井茶》,閩標FDBT/NY32.18《烏龍茶成品茶》、FDBT/GH1549.19-88《茉莉花茶》,皖標D/GX06-87《黃山毛峰》,有製造工藝的標準,如緊壓茶和粉碎茶的。各種標準五花八門,但就是沒有個產品標準化思維運作的品牌。

名茶不如小茶袋

從茶種類來說,中國有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等類上千種茶葉,更有鼎鼎大名十大名茶,其各樣特色茶文化譽滿全球,但其銷量卻比不上一個甚至看不到葉子的小茶袋。在生產標準化問題和放大茶產業價值上,中國名茶遭遇集體尷尬。

七萬茶企沒品牌

中國作為茶葉的發源地,卻沒有在國際上叫得響的茶品牌。雖然產茶麵積世界第一,七萬家中國茶廠每年產茶130萬噸,在年產值上中國僅有30萬噸出口,其國際市場的影響力非常弱。中國出口茶葉在國際市場上平均每公斤僅值2美元左右,平均茶價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蘭卡低六成多,甚至比肯亞的茶葉價格還要低20%。

賣茶冠軍在國外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每年茶產業產值為300億元人民幣,而立頓茶葉年產值約23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中國茶產值的三分之二還要多。

中國人喝茶輸老外

2006—2008年人均消費量1公斤以上的十大茶葉消費國家(地區)依次是科威特(2.21公斤)、愛爾蘭(2.17公斤)、英國(2.11公斤)、利比亞(1.87公斤)、土耳其(1.85公斤)、卡達(1.78公斤)、阿富汗(1.73公斤)、中國台灣地區(1.56公斤)、伊拉克(1.52公斤)、敘利亞(1.49公斤),其次有中國香港(1.46公斤)、斯里蘭卡(1.39公斤)、智利(1.23公斤)、巴林(1.22公斤)、埃及(1.15公斤)、日本(1.10公斤)。
中國人均消費量從2000年的0.37公斤增加到2006-2008的0.61公斤,增幅65%。但還只是略超世界人均消費量的0.55公斤。而飲茶人口才占到20%。這樣看來“每年一斤茶,健康中國人”比“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更有必要了。

中國茶比不上韓國小泡菜

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一炮走紅的韓國泡菜,已經被韓國政府推廣到了世界上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為韓國帶來超過70億美元的收入。而中國8000多萬茶農,創造了約130萬噸茶葉年產量,其茶葉總產值約為40億美元。

茶業不如乳業快

中國乳業的發展只有一二十年的事情,還不是人人都能喝牛奶,但是乳業的發展卻相當迅速,已經出現了十幾個上市公司、蒙牛、伊利、光明、飛鶴、聖元等如趕潮一般熱火朝天。中國喝茶有幾千年歷史,人人都喝茶,而中國茶業只有龍潤一家上市公司,茶業的這個冬天有點冷。

咖啡可可把茶甩

作為世界上三大不含酒精飲料,咖啡、可可都找到了合適的產品載體,走過了產品標準化和品牌化的過程,產值龐大。而其中歷史最為悠久、功效最為健康的茶飲卻還在產品標準化和品牌化的摸索中,放到世界來看,茶業的發展也不如咖啡、可可成熟,是一個既古老又亟待開發的的新興行業。其甚至被工業化生產的基本無營養價值的碳酸飲料遠遠甩在了後面。

杯裝奶茶人人愛

當奶茶遇到一個方便杯,就像唐伯虎遇到了秋香,一段轟轟烈烈的故事就傳遍神州大地。香飄飄、優樂美等把速食麵的杯裝植入到奶茶之後異軍突起,短短3、4年時間讓過億年輕男女開始習慣了這種快捷方便時尚的喝茶方式。

涼茶要比茶葉帥

紅罐王老吉涼茶並不含茶葉,但其單品的年銷售額已經超過百億元,而全國數萬家茶廠生產的茶葉年產值也不夠三百億元。由那么多的名茶那么多的茶廠茶商和那么多的茶農組成的中國茶,只是一個王老吉易拉罐的三倍而已。

台灣茶飲廣告鋪天蓋

央視近一兩年的電視廣告,茶飲料占據很大份額。近年我國軟飲料市場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一向占據龍頭地位的碳酸飲料,其市場份額繼續銳減,而以茶飲料為代表的無糖飲品迅速崛起,成為新的飲料市場“新寵”。在國外,茶飲料是20世紀90年代歐美國家發展最快的飲料,越已開發國家越明顯,其英、美、日茶飲都占據了飲料市場的50%以上。茶飲料的崛起本事好事,但奇怪的是廣告都是康師傅、統一這樣的台企投放多。

綠茶紅茶論成敗

在茶業中,綠茶和紅茶卻是東西方兩個文化、兩個消費觀點、兩個銷售方法的對抗,西方市場以紅茶為主,紅茶在西方市場的風靡不亞於咖啡,有了標準化,有了品牌的領航。東方人喝茶則以綠茶為主。講究喝茶的泡製過程,講究茶道,欣賞泡茶到品茶的過程,以文化行銷有名品無名牌。中國綠茶的發展將和因紅茶發展的參照而比較發展下去,比任何飲料都更獨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