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鬍麻斑病

茭白鬍麻斑病又稱茭白葉枯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斑初為褐色小點,後擴大為褐色橢圓形斑,大小和形狀如芝麻粒,故稱胡麻斑病。病斑常圍有黃暈,濕度大時斑面生暗灰至黑色霉狀物。發病嚴重時,病斑密布,有的連台為大斑塊,終致葉片乾枯。

發病規律

以菌絲體和孢子在老株或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氣溫回升,病菌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病部不斷產生分生孢子通過氣流或雨水濺射進行再侵染,使病害蔓延。通常高溫多濕的天氣,或茭白連作或缺乏鉀肥和鋅肥,植株生長不良,易誘發本病。

防治方法

(1)結合冬前割茬,收集病殘老葉集中燒毀,減少菌源。(2)加強肥水管理,做好冬季施臘肥,春施發苗肥,特別注意增施磷鉀肥和鋅肥,適時適度曬田,提高根系活力,增強茭株抵抗力。(3)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異稻瘟淨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畝用對好的藥液100升,要求噴周到。隔10天1次,連續防治3~5次。

病原描述

Bipolaris zizaniae稱菰離子臍蠕孢,異名Helminthosporium.Zizaniae Nishik.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數枝叢生,黃褐色至綠褐色,大小150~275×7.4~9.5微米;分生孢子倒棍棒狀,黃褐色至褐綠色,具橫隔5~8個,胞壁較厚,臍明顯突出,大小40~165.8×12.3~29.3微米。病菌生長溫度範圍5~35℃,最適溫度28℃;分生孢子萌發適溫也為28℃,並需高濕,尤其在水滴或水暎中萌發更好。病菌抗逆力強,乾燥條件下可存活數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