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40年10月間,新四軍某部戰士在一次渡河戰鬥中,衣服全濕透了,由於部隊緊急轉移,留下了一大堆濕衣服。橫涇區橫南鄉婦抗會會長范惠琴,帶領金阿秀、顧阿妹等青年婦女,將一件件軍衣洗淨、曬乾、折好。可是,新四軍在外地作戰,一時回不來,鬼子、偽軍又經常下鄉搜查,這許多衣服放在什麼地方安全呢?冬天將至,如果這些衣服落到敵人手裡,不但子彈兵缺少禦寒衣服,而且附近的老百姓也會遭殃。
這件事可把婦女們難住了。有個老太太想出一個好主意,她一說,婦女們都樂了。不久,在背後泗浜附近蘆葦灘下,出現了一個稻草堆,裡面藏著婦女們洗淨曬乾的軍衣。後來,敵人多次下鄉來挨家挨戶搜查,從老百姓家裡搶走了好多東西,但始終沒有發現這批軍衣。一個多月過去了,新四軍回到村里換上了乾淨的衣服,又留下了一批髒衣服,婦女們又以同樣的辦法把軍衣洗乾淨秘密保存起來。范惠琴還走村串戶發動婦女做軍鞋,然後把這些軍鞋集中起來,一批又一批慰勞新四軍,部隊戰士們都親切地稱她好大姐。
二00三年十一月二日,一位九十三歲高齡的老人,悄悄地離開了人世,她就是被人們稱為“阿慶嫂”八位原型人物之一的范惠琴。沙家浜鎮的村民稱,范惠琴老人是當年八位女英雄中去世最晚的,因此她也被稱為“絕版阿慶嫂”。
范惠琴老人生前居住的沙家浜鎮泗涇村又名龔家浜,曾是新四軍前進襲敵,後移休整的活動中心。抗日戰爭初期,中共派來了李正廉、周朗兩位抗日誌士,住在范惠琴家裡,以教書辦夜校為掩護,開展抗日活動。年輕的范惠琴不顧生命危險和族人反對,毅然走上革命道路。後來,范惠琴的家成了新四軍的聯絡站。
據長期從事新四軍歷史研究工作的徐耀良介紹,范惠琴在村里很積極,新四軍傷病員來了,她帶頭縫補洗衣;部隊進村了,她帶領婦女進行慰問;還發動婦女做軍鞋,她處處走在前頭。
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歲月里,范惠琴接待和掩護過的新四軍首長和傷病員不計其數,也遇到過許多劫難。有一次,范惠琴和村裡的另外一婦女幹部金阿秀一起被日軍抓起來,被打得皮開肉綻,范惠琴三次昏死過去,但她始終沒有說一個字。
抗戰勝利後,上海和南京的幾位領導邀請范惠琴出去工作,但她的身體已經無法勝任。由於遭受日本人的毒刑折磨,創傷經常復發,有時候甚至不能行走。
范惠琴一生淡泊名利,平時從不向外人提起她的往事。直到臨終前,還是想回沙家浜敬老院安度晚年。老人一直眷戀著曾經戰鬥過、生活過的故土,眷戀著那片魂牽夢縈的蘆葦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