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再扶漢室》段落
英雄論,出自成剛小說《再扶漢室》第二十四回群英東聚烹奸台蟄雄西入烏鵲澤,是齊王謀士南宮嬰被俘後,面對太傅張明叔勸降所闡明的觀點。
介紹
英雄論,中心觀點為“英雄之敗,氣度不折”。
南宮嬰,齊國臨淄人(一作:廩丘,今山東省鄆城縣)人,大治初年,青州刺史王尋麾下大將簡至光奪取青州,自立為齊王,招賢納士令頒布之後,南宮嬰與兄長南宮尚投奔簡至光幕府,擔任主要謀士,號稱“謀主”之一。在第二次歷下之戰(柙谷之戰)、淄水之戰當中屢次在危難之中穩定軍心,為整個“淄青之戰”消耗大磐王朝的有生力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博山戰役、狄陽戰役簡至光相繼失利,南宮嬰被俘。太傅張明叔愛惜南宮嬰之才,欲勸降。但是南宮嬰大義凜然,不為所動,罵不絕口,最後張明叔令斬之厚葬。
“英雄論”提出者——南宮嬰,在《再扶漢室》中被太傅張明叔稱作“國士”,這段勸降的言語確實能夠代表南宮嬰真實的國士風範:將軍雄名遠播,吾深愛之。今力盡被執,臣節已畢,非力能逆,實天數也。丈夫因時變化,不拘一勢,齊王將滅,公乃國士,何能殉無道之人,齊王昏妄,非可輔之君。南宮嬰的最可貴之處,就是將自己的智慧放在合適展示的平台之上。當時齊國的謀士有肖讓、肖春、卜良、卜宣等早先追隨過簡至光的舊臣,但是南宮嬰將自己的計謀、方略放在具體的實踐之中,在巨觀上沒有提及很空洞的策略,這就是為南宮嬰贏得“國士”的真正原因。
原文版本對比選取
自狄城至歷下,明叔大設連營。一日,人報:“南宮嬰被擒,請太傅示下。”明叔大喜,迎嬰於帳下。謂曰:“將軍雄名遠播,吾深愛之。今力盡被執,臣節已畢,非力能逆。實天數也。丈夫因時變化,不拘一勢,齊王將滅,公乃國士,何益殉無道之人。齊王昏妄,非可輔之君。”嬰大笑曰:“英雄者,掃清寰宇,拯救黎庶。簡王兼併三齊,耀兵平原,青州大戰,震動虜廷。英雄之敗,氣度不折,豈漢賊能比。吾絕不生降。”罵不絕口,明叔令斬之厚葬。明叔嘆曰:“夷夏之隙,縫之難矣。”命拔營西進。(手稿版本《再扶漢室》第24回)
張明叔就食無棣,自狄陽至歷下,設大營四十。一日,人報:“南宮嬰被擒,請太傅示下!”明叔大喜,見嬰於帳下。謂曰:“將軍雄名遠播,吾深愛之。今力盡被執,臣節已畢,非力能逆,實天數也。丈夫因時變化,不拘一勢,齊王將滅,公乃國士,何益殉無道之人,齊王昏妄,非可輔之君!”嬰大笑曰:“英雄者,能匡國嗣,復舊物,掃清寰宇、拯濟黎庶。簡王承漢一脈,義奪青州,兼併三齊,耀兵平原,震動虜廷,今雖偶敗,不折氣度,真英雄。豈漢賊能比,吾決不生降!”罵不絕口,明叔令斬之厚莽。明叔嘆曰:“忠漢者何其多,胡、漢之隙已成,縫之難矣!”遂拔營西進。 (電子版本《再扶漢室》第24回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