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瑪麗露絲號”是16世紀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時代的艦隊中的領航艦,也是亨利八世最喜歡的戰艦之一。1545年7月19日,“瑪麗露絲號”在前去迎戰法國艦隊的途中,於英國南岸的索倫特海峽沉沒。沉船的位置離朴茨茅斯港約2公里,可以說離陸地的距離非常近,以至於站在南海城堡塔樓上的亨利八世親眼目睹了這艘以他最喜愛的妹妹的名字命名的戰船的毀滅。由於下沉速度太快,僅有400多名船員和士兵生還,最終“瑪麗露絲號”沉在了水下約14米的深處。
關於“瑪麗露絲號”的沉沒原因眾說紛紜,其中包括操作不當、超重和人為疏忽等多種推測。從殘骸中收集到的證據表明,由於該船的炮門當時打開著,所以在受到狂風和巨浪的襲擊時,海水很快湧進了船內,而確保炮門關閉是水手長的工作。
建館保存
“瑪麗露絲號”沉沒400年後,考古學家從沉船中發現一具屍骸,身上還掛著水手長哨子,法醫學藝術家根據屍骸頭骨製造出頭像模型,這是人們第一次看到沉船受害者的面容。
1965年,一組潛水員開始在海底搜尋這艘沉船的殘骸。當它終於被發現後,潛水員、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立即開始打撈工作。1982年,經過包括查爾斯王子在內的志願潛水員的工作,整艘船全部被發掘了出來,保存在英國朴茨茅斯的瑪麗露絲博物館。
新館
2010年起,一座新的博物館正在修建中,落成後將把“瑪麗露絲號”和船里的物品重新組合起來展示。該博物館的建設資金是通過售賣彩票收集的,預計將於2012年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