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kǔdú
解釋
1.痛苦;苦難。2.痛恨。
kǔdú
1.痛苦;苦難。2.痛恨。
苦,形聲。從艸,古聲。本義:苦菜。基本釋義:1、五味之一,與甜和甘相對,像膽汁或黃連的滋味;2、感覺難受的;3、為某種事所苦;4、有耐心地,盡力地;5、使受苦。
詳細釋義 其他讀音 方言語出:漢 賈誼 《新書·屬遠》:“上之所得者甚少,而民毒苦之甚深。” 漢 王充 《論衡·問孔》:“毒苦貧賤,起為奸盜。” 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補兵足食...
毒是指①對生物體有害的東西:病毒|中毒|消毒。②對人思想有害的東西:流毒|遺毒。③有毒的:毒蛇|毒藥|毒氣。④兇狠;殘暴;猛烈:毒辣|狠毒|七月的天氣,...
讀音介紹 筆畫部首 釋義信息 致毒機理苦竹鄉位於黃梅縣北部,距縣城7.5公里,版圖面積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萬畝,山林面積7.5萬畝,轄26個行政村,人口3.3萬人,是一個集山區、丘陵...
概況 特色農業 鄉鎮建設 教育苦豆子為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全草及種子。生於田邊、路旁、草地、河邊,分布內蒙古、新疆、西藏等地。性味苦,寒,有毒。清熱燥濕,止痛,殺蟲。主治濕熱泄痢,胃脘...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資源狀況苦木片來源於苦木科的乾燥莖枝,製成醇浸膏片,主要成分為苦味質苦木素及苦木鹼、甲基苦木鹼等。味苦性寒,有抑菌作用,治療肺炎、支氣管炎、菌痢、腸炎及外科、婦...
藥物簡介 藥理作用 藥代動力學 藥毒理學 用法用量苦,形聲。從艸,古聲。本義:苦菜。基本釋義:1、五味之一,與甜和甘相對,像膽汁或黃連的滋味;2、感覺難受的;3、為某種事所苦;4、有耐心地,盡力地;5、使受苦。
詳細釋義 其他讀音 方言苦豆子(學名Sophora alopecuroides L),異名布亞(維名),為豆科、槐屬植物,是寧夏的重要藥用植物資源和自然植被組成部分,野生資源分...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資源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