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葉部病斑卵圓形、長圓形,匯合後呈不規則形。病斑邊緣不平滑,中部黃白色,大小1-10毫米,甚至占據整片小葉。病斑上有明顯的黑褐色小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匯合後,葉片很快脫落。莖部病斑跟葉部近似。粗大的莖和主根切面上,皮層和木質部有許多小的、不規則的、橙紅色壞死斑。感病的組織乾而硬。在根腐發展階段,葉片表現有點褪綠,植株稍矮。在腐爛的根頸和根以外的木質部,常有明顯的淡紅色條紋。病菌在根部擴展較慢。在溫室內由根頸部接種,經3-4個月才表現症狀。病根粗糙,常有二次侵染,最終壞死,全株死亡。
病原特徵
草木樨殼多孢(Stagonospora meliloti(Lasch)Petr.),異名:苜蓿殼多孢、三葉草殼多孢(S.trifolii Ell.et.Ev.)、草木樨殼二孢(Ascochyta meliloti Trussova)、草木樨球殼菌(Sphaeria meliloti Lasch)等。有性階段:草地小球腔菌。此菌有三種類型的子實體,據斯普拉格(Sprague)研究,在20-24℃時,產生殼多孢型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暗褐色,有長頸或嘴突和稍呈長形的孔口,直徑為120-300微米。分生孢子長形、柱形、兩端圓,直或稍彎,0-3個隔膜,多為1個或2個隔,大小10-22.5微米×2.5-4微米。秋末氣溫8-12℃時,產生莖點霉型(Phoma type)分生孢子,單胞,無色。次春,在病莖上產生子囊殼,內含子囊和有隔的子囊孢子,長28-32微米。在培養中不形成有性階段,病菌生長很慢。在V-8液瓊脂培養基上,每日生長大約1毫米。病組織置濕濾紙上保濕培養,形成分生孢子器後,將器孢子擠出並劃線在含金黴素5微克/毫升)的V-8液瓊脂培養基上進行分離。病菌在V-8液瓊脂培養基上生長和分生孢子器產生適溫為21-24℃,最高30℃。光可促進分生孢子器形成。
發生規律
春季在枯死的莖上形成有性階段的子囊殼,但它的作用尚不清楚。無性階段的分生孢子器容易在較下部的莖和葉上發現,既使是降水量小的地區也是這樣。分生孢子從濕的分生孢子器中擠出來,並被雨水或灌溉水帶到其他植株上。根腐病從症狀出現到發展具明顯危害程度,進程很慢,需2-3年時間。
分布與危害
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洲的許多地方,發生由草木樨殼多孢引起的葉斑、莖斑和根腐等症狀。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殼多孢根腐病使第二年和第三年的苜蓿草地衰敗。在我國內蒙古中部、山西北部和甘肅(靜寧縣)發現該菌引起的苜蓿葉斑病。在雲南昆明地區此菌也引起三葉草的葉斑病。
防治方法
尚無可利用的抗病品種,但不同品種的抗病性是有差異的,可以選出中等的抗病水平的品種。用孢子懸浮液對葉面噴霧,可以引致葉斑病症狀。將2月齡的幼株在菌液中浸根30分鐘,保濕2天后移栽土中,可以引致根腐。2-3個月後產生明顯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