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葉斑病

芹菜葉斑病

芹菜葉斑病在幼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以成株受害較重,主要危害葉片,也能危害葉柄和莖。主要是孢菌Cercospora apii Fres.侵染

危害症狀

芹菜葉斑病在幼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以成株受害較重,主要危害葉片,也能危害葉柄和莖。植株受害時,首先在葉邊緣、葉柄處發病,逐步蔓延到整個葉片,葉片被害初呈黃綠色水漬狀斑,後發展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大小2~15毫米,中央灰褐色,內部組織壞死後病部變薄呈半透明狀,周緣深褐色,稍隆起,外圍具黃色暈圈。病斑不受葉脈限制,嚴重時擴大匯合成斑塊,終致整個葉片變黃枯死。葉柄和莖染病,病斑橢圓形,大小3~23毫米,初始產生水漬狀小斑,擴大後成暗褐色稍凹陷條斑,發生嚴重時,使植株倒伏。田間濕度高時,病部常長出灰白色霉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發生特點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亞門芹菜尾孢菌Cercospora apii Fres.侵染引起。初侵染源主要為種子或殘留病株。病菌以附著在種子表面和侵入種皮內的菌絲及殘留病株和土壤中菌絲與孢子越冬,在環境條件適宜時,菌絲體產生分生孢子,通過氣流傳播至寄主植物上,在水滴存在的條件下從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播種帶病種子,出苗後即可染病,並在受害的部位產生新一代分生孢子,借氣流風雨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周而復始一直延續到秋末,危害逐步加重。

病菌喜高溫潮濕的環境,發病適溫為22~30℃,相對濕度85%~95%,分生孢子形成適溫15~25℃,萌發適溫28℃。分生孢子發芽最適溫度範圍為15~20℃,對濕度要求較低,潮濕條件更利於發病。

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芹菜葉斑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5~11月。最適感病期為成株期。發病潛育期3~7天。梅雨期間多雨的年份發病重,高溫多雨、低洼地帶易發病,在高溫乾旱而夜間結露的情況下也易發病。此外缺肥、排水不良、灌水過多或植株較弱發病嚴重。

防治要點

①種子處理:播種前用50℃的溫湯浸種30分鐘晾乾後播種,或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浸種50分鐘,然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或晾乾直接播種。

②茬口輪作:重發病田塊,提倡與其他蔬菜隔年輪作,減少病源數量。

③加強管理:培育無病壯苗,適時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合理灌溉,開好排水溝系,降低田間濕度和地下水位,保護地栽培要注意降溫排濕,切忌大水漫灌。

④清潔田園:收穫後及時清潔田園,清除病殘體,帶出田外銷毀,並深翻土壤,加速病殘體的腐爛分解。

⑤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開始噴藥,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藥劑可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另外,保護地區在發病初期可用25%一熏靈煙燻劑進行悶棚熏蒸或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每畝每次用藥1千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