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芳草萋萋》收錄全球20多個國家103位海外女作家小說、散文、評論、精品。鄉關何處的惆悵,婚姻愛情的感悟,種族性別的省思,異域風物的描摹,品讀文字深處的女性風景。
作者簡介
作者:(加拿大)林婷婷 劉慧琴 王詠虹
圖書目錄
前言:芳草萋萋[林婷婷]
小說卷
加拿大
毛頭與瓶[張翎]
陷阱[朱小燕]
老街的櫥窗[陳蘇雲]
女兒的冠軍夢[安琪]
黑管[李彥]
醜小鴨的婚禮[海倫]
香港
醜妻子與美丈夫[阮嘉玲]
日本
女人的“花鳥風月”[華純]
荷蘭
孤女淑英與阿珍[丘彥明]
紐西蘭
夕陽情無限[瑞瑤]
菲律賓
終身“大”事[黃梅]
西班牙
“狐狸”與“小象”的戀情[張琴]
台灣
媽媽的原罪[陳若曦]
美國
上校的女兒[韓秀]
暗室中的女孩[莫非]
如果有光[章緣]
九號公路的小狐狸[王克難]
沒有婚禮的婚姻[黃鶴峰]
咖啡上的火焰[周典樂]
白手套[趙淑敏]
她的蛻變[王渝]
毒氣室[吳唯唯]
校園緋聞[陳漱意]
答案[楊慰親]
化妝間[融融]
繫鞋帶[余國英]
美國式離婚[爾雅]
打鳥[張慈]
電腦紅娘[杜丹莉]
單身漢酒會[孟絲]
四千金[陳永秀]
阿花[陳玉琳]
玫瑰項鍊[龔則韞]
擦身而過[趙海霞]
女人淚[小郎]
那年春天[呂紅]
秀秀[林燁]
母女情緣[伊犁]
散文卷
澳大利亞
如夢令[胡仄佳]
比利時
他[風西]
汶萊
老調重彈婦女問題[王昭英]
加拿大
妞妞小傳[張翎)
中化?西化?[葛逸凡]
“時光的當鋪”——PAWN劇本賞析[林婷婷]
胡蝶晚年說往事[劉慧琴]
自由之風永遠吹——斯坦福[汪文勤]
灰姑娘,女性形象的永恆原型——文學中的女性及其社會意義[申慧輝]
丹麥
一個女人的生命奮鬥交響曲[池元蓮]
法國
東西方女性角色之變遷與比較[楊翠屏]
德國
閔傷[麥勝梅]
香港
生命的延長線
日本
對手[郁乃]
馬來西亞
身為女人——寫於三八婦女節100周年紀念[愛薇]
菲律賓
女紅[謝馨]
風雨送殯[小華]
大姨媽的悲哀[陳若莉]
魚丸嫂[靖竹]
新加坡
折起一方紅頭歲月[艾禺]
瑞士
風雪故人來——喜見龍應台[趙淑俠]
泰國
品茶記[夢凌]
英國
愛令她心痛與成長[林奇梅]
美國
何必LV[趙淑敏]
中兩百多萬樂透獎[卓以玉]
談先生和外白渡橋[卓以定]
母親何價?[簡宛]
女人皆如此?[張純瑛]
粽子[顧月華]
美國隨筆:女性感言[陳謙]
老畫家帶走的秘密[楊芳芷]
母親的一生[雲霞]
呼蘭河畔訪蕭紅[周芬娜]
你願意做什麼?[甘秀霞]
姐姐妹妹有信心[吳玲瑤]
從國美到舊金山,我的岩彩之路[聶崇彬]
女人四十一枝花[梓櫻]
父母心·兒女情[劉詠平]
愛與隱私[莊維敏]
我和大姐[王世清]
絕色[莫非]
誰是吝吝娘惹?[姚嘉為]
羅德島上遇救主[王正軍]
走進十六世紀的歐洲[蕪華]
跨越電影類型鴻溝——凱薩琳·畢格羅
和她的奧斯卡獲獎作品《拆彈部隊》[卓慧臻]
女人與陽光[施瑋]
秦松在紐約蘇何[木令耆]
郵購新娘[劉於蓉]
後生緣[農晴依]
回顧我的寫作現場[石麗東]
女人要的是什麼?[荊棘]
第九十個生日[任安蓀]
外婆家[喻麗清]
披上時代的征衣[瓊安]
看雲的日子[曉亞]
讓女人坐上歷史的餐桌[周密]
江南女子[張棠]
中秋的顏色[江嵐]
塞上春光好[黃美之]
愛所當愛——從《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談現代女性林徽因兼及胡適、徐志摩[張鳳]
誤打誤撞進了國家圖書館[唐潤鈿]
輪到我吹口哨[沈悅]
夜思三毛:千樹梨花一夕開——寫在《三毛啟示錄》出版前[濮青]
石榴之鄉——會理[余翠雁]
婆婆的信——給一歲半的阿麗娜[劉渝]
世界各地區華文文學創作剪輯
美國
漂鳥的心靈筆記——加拿大華文女作家選集《漂鳥》的閱讀報告及其他[趙淑敏]
長袖善舞縛蒼龍——當代海外華文女作家散文管窺[陳瑞琳]
德國
承傳與開展——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歐華會員創作概略[麥勝梅王雙秀]
日本
日本華人文學的現狀[藤田梨那]
馬來西亞
掌聲將再次響起——我對馬華文學的展望[愛薇]
加拿大
蕉林椰園,萬象繽紛——《歸雁——東南亞華文女作家選集》編輯手記[阿木]
後記 離離原上草,春風吹又生[王詠虹劉慧琴]
後記
離離原上草,春風吹又生
王詠虹 劉慧琴
“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是由海外已經出版過著作的華文女作家們組成的。自第一任陳若曦會長一九八九年創會至今,已經有二十四年的歷史了。我們的會員在雙年會歡聚交流的同時,選舉下一屆的會議主辦人。本屆,即第十二屆理事會由我們加拿大團隊接棒。
本屆雙年會和會員選集的主題是“女性意識”。當今的女性意識,早已遠不止是與男性爭平等的問題了,而是更注重於女性內心世界和意識形態的升華,更注重以客觀平和的女性視角,來觀察、思索和描述當今科技信息高度發達,各國政治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在逐步變成“地球村”的世界。
令人無限欣喜的是,在編輯這本文集的同時,我們不僅看到了海外華文女作家們嫻熟的寫作技藝,更體驗到了她們心理素質的升華。欣喜“芳草”中凌然盛開的奇花異葩,不再局限於追述海外生活的所見所聞,而是千姿百態,閃爍著普愛和人性的光輝,富含生活哲理,足以饗讀者。
如果細細品味《芳草萋萋》中短小精幹,文采洋溢的散文,既會有一抹風情繞心頭的惆悵孤獨,華貴神秘之感;也會感受人生那沁人肺腑,舒適坦蕩的恬淡之情。
在探討女性意識主題的散文作品中,陳謙的《女性感言》,非常精彩深刻地描述了海外華裔女性內心深處矛盾複雜的女性意識:“在我自幼所受的教育里,我一直被鼓勵著要認同女人與男人的平等。今天想來,那其實上是一種被絕對化、抽象化了的平等,一種現實里永遠不會存在的、物理意義上的平等。”
荊棘在《女人要的是什麼?》一文里筆鋒犀利且風趣,駁斥了學者老夫子所宣揚“成熟女人要的是‘閒小鄧驢潘一的令人哭笑不得的自以為是。
在探討女性婚姻愛情主題的作品中,郁乃的《對手》寫得精彩深刻:“我真的渴望對手,渴望有一場生命中的對陣……”“我是為對手相遇而來而生而死。我更渴望你贏我,我輸你,心甘情願的輸贏。”作者以精確撼人的文筆,吶喊出知識女性靈魂深處對戀人的理念與渴求。
施瑋的《女人與陽光》更是精妙地寫道:“女人最被感動的常常不是那個愛自己的人,而是自己付出的愛。這愛里的酸甜苦辣,那樣的細微真實,以至所愛的事物競恍惚起來……”“不知為何,人接受愛的能力都弱得很,且迅疾地衰退著。巨大的渴望伴隨著巨大的軟弱,於是,孤獨就成了需要愛的人普遍的生存狀態。”作者對女性心態哲理性的描述淋漓盡致,令人拍案叫絕!
在描寫母愛和女性友愛主題的作品中,簡宛的《母親何價?》指出:“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情深義重的母愛,是否能用升量斗衡?”雲霞《母親的一生》,瓊安《披上時代的征衣》,任安蓀《第九十個生日》,麥勝梅《閔傷》等文,都深情地描述了母愛的主題。
趙淑俠的《風雪故人來——喜見龍應台》,王世清《我和大姐》,作家濮青《千樹梨花一夕開——夜思三毛》以及劉慧琴的《胡蝶晚年說往事》等文,則描寫了女性之間的真摯友情。
在描寫女性對美的追求主題的作品中,莫非在其《絕色》一文中直言“在求美的世界中,沒有主人,只有奴隸。……而文學中的,生活中的美,才是絕對的美”。趙淑敏在《何必LV》中笑談,“我以為,若找到自己的定位,不需要用LV來顯現品味,榮耀自己。”我們的幽默大師吳玲瑤在她的《姐姐妹妹有信心》和《明天會更老》中調侃:“女人們要人老心不老,皺紋長在臉上,不長在心上。”梓櫻在《女人四十一枝花》中寫道:“從現在起,從今天起,每天開心地、健康地綻放你的笑臉,你——就是一枝花。”
廖書蘭《生命的延長線》,劉渝《婆婆的信》等文寫出了母親和祖母對下一代的深愛和寄望。
謝馨七百字的短文《女紅》是在網路上被傳來傳去的精煉好文,顧月華的《粽子》等文,也都細膩地描述了溫馨愜意的女性特有的生活情趣。
我們的會員中有不少在西方居住國具有很高的文學學識和造詣,完全融入了西方的文化界。她們向讀者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一些西方女性藝術家及文學現象。卓慧臻《跨越電影類型鴻溝》介紹了奪得二。一。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等六大獎項的電影《拆彈部隊》女導演凱薩琳·畢格羅和她的作品。在西方電影界,女導演獲此殊榮是史無前例的。周密《讓女人坐上歷史的餐桌》,精彩地描述了美國藝術家朱蒂·芝加哥(Judy Chicago,1939)如何匠心獨具地紀念自古以來對人類文學歷史和社會有貢獻的西方女性們。
申慧輝《灰姑娘,女性形象的永恆原型))探討了“灰姑娘”這個有普遍意義的女性原型形象在文學中的女性及其社會意義;張純瑛《女人皆如此?》則對東、西方古典文學和劇作在女性貞操觀方面的異同,進行了探討。
沈悅在《輪到我吹口哨》中,一掃病人面對絕症時的悲苦心態,令人在含笑中淚流。
婚姻愛情題材,總是女作家們最關注的小說主題。本集收入的小說,在描寫婚外戀尷尬的故事中,有其特殊而深刻的悲劇意識。張翎的《毛頭與瓶》,款款地述說了女人愛得深,恨得切,毀人之愛的惡毒嫉妒,同時也描繪出女主人公被內心深處的普愛善良所戰勝,而最終“愛人之愛”的心理心態的轉變。小說筆調娓娓細膩,深沉隱諱,頗為感人。小郎的《女人淚》,是一個極普通的“小秘婚外戀”的故事,而在三角戀中男主角去世後的終局,卻令人意外地看到妻子和“小三”這本該勢不兩立的女性之間的女人特有的痛楚憐惜,超常的理解和善良慷慨的情操。
周典樂《咖啡上的火焰》和趙淑敏的《白手套》等小說,細膩生動地描繪了女性在職業道德、倫理觀念與生存之間的靈與肉的掙扎;楊慰親的《答案)),寫出了賢妻在丈夫過世後才發現他另有所愛的遲來的醒悟、愧疚和痛悔;余國英的《繫鞋帶》,描述了忙於事業的妻子在丟失了老公的摯愛後,冷靜而理智地對待這一打擊。王渝的《朋友的丈夫》,渲染了雖身在海外開放的社會,仍受中華文化摯守婚姻不受誘惑的傳統,結局卻筆鋒一轉,令人啼笑皆非。與其相對,張慈的《打鳥》,以嫻熟清麗的筆調,放情地寫出了受西方開放文化影響,沉溺於優美大自然中盡享婚外戀的愉悅!
值得注意的是,阮嘉玲的《醜妻子與美丈夫》、張琴的《‘狐狸’與‘小象’的戀情》以及陳永秀的《四千金》等文,都從男性的敘述角度,探索了男人的愛情心理。描寫出華裔男性如何不堪中國千年倫理的重負,令他們割合對真愛的追求,甚至放棄了對女兒們的父愛。
陳若曦《媽媽的原罪》,融融的《化妝間》等小說,非常深刻而生動地挖掘了代表舊傳統文化的母親們,如何有意無意地壓抑、束縛和扼殺了女兒們的女人本性,以致困惑壓抑了女兒們追求婚姻與愛情的正常生活。莫非《暗室中的女孩》以其新奇的手法,隱諱淒楚的筆調,描述了被蹂躪的女孩迷茫屈辱的心理,深刻地譴責了其父母的罪與醜,以及母親的不可推卸的護女責任。
丘彥明的《孤女淑英與阿珍》描述了非法移民女性在海外的悲慘遭遇,瑞瑤的《夕陽情無限》,趙海霞的《擦身而過》等小說,寫出了身處異國的戀人們的深愛與無奈。陳漱意的《校園緋聞》非常別致地寫出了在美國大學的殘障華裔女性的勇敢和智慧;章緣《如果有光》,精彩地描述了青年盲人按摩師的邊緣生活心理心態,與被按摩女子的相憐生情的故事。王克難《9號公路的小狐狸》,李安的《女兒的冠軍夢》和海倫的《醜小鴨的婚禮》等小說,描述了海外新移民下一代的生活遭遇。
韓秀《上校的女兒》,爾雅《美國式離婚》,黃鶴峰《沒有婚禮的婚姻》,吳唯唯《毒氣室》等小說,真實生動地反映了西方獨特的文化和生活。
華純《女人的‘花鳥風月’》,則幽深細膩地寫出了海外女性們在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的心靈和藝術升華。
本選集收集了二十多個國家一百零三位會員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區華文文學創作剪輯”的欄目中,讀者可欣賞論述海外世界各國華文文學創作成就和發展趨勢的文章。當今的海外華文文學創作,已融為作者居住國文學的一部分。由於作者們所處的國家和地區不同,在題材的表述,創作的構思,和藝術手法的運用方面,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當地文化的影響,帶有濃郁的異國風情。這種根植中華文化與異域文化嫁接相融所產生的效應,衝擊了華文文學的創作,開拓了作家群的視野和思路。在世界日益走向“地球村”的新趨勢下,彰顯出海外華文作品與故土文學的異同,以及與居住國文學的融合、借鑑等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芳草萋萋》文集,正如曉亞在本集散文《看雲的日子》中精彩的描述:“看雲的姿態未變,心態在時間及種種歲月行旅的發酵下已起了化學變化,少了些童稚的純真,多了些成熟的瞭然,但歡喜讚嘆的心卻總是在的。呼嘯而過的日子,從不曾真正離去,只是換種風情繼續在天涯響遏行雲,見證一切。”
我們的海外華文女作家們,猶如沐浴著艷陽煦風的芳草,綠茵茵根連根遍布天涯。嫩弱而隨緣漂泊,細小的葉脈濃密端莊優雅;承受著他鄉的風雪冰霜,吸吮著異國的文采精華。遠離故土的芳草在痛苦中孕育幸福的新芽;肢體纖纖細細,無限柔弱卻又堅韌無比!只需星星之火便可燎原,重殘踐踏,無礙芳草萋萋天涯!
2012年5月16日於溫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