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76.5 畝(其中,水田172.1畝,旱地404.5畝),人均耕地1.43畝,主要種植水稻;擁有林地
![](/img/4/252/nBnauM3XzQTO5YTM3QTMxkzM0MTM2ATMzgTMwADMwAjMxAzL0E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通有線電視五通,無路燈。全村已通自來水,其中有35
![](/img/1/860/nBnauM3X2MzNzAzM3QTMxkzM0MTM2ATMzgTMwADMwAjMxAzL0E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5公里。全村有農用運輸車2輛,機車15輛。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還有2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5萬元,占總收入的19.5%;畜牧業收入38.1萬
![](/img/3/c08/nBnauM3X3gzM1IDN3QTMxkzM0MTM2ATMzgTMwADMwAjMxAzL0E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林業、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9.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
![](/img/f/d5e/nBnauM3X3UTM0YTN3QTMxkzM0MTM2ATMzgTMwADMwAjMxAzL0E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於芒卡中心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芒卡農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2人,其中小學生32人,中學生30人。
村務公開:
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11.7畝。已建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於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3萬元,一事一議籌勞612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是自然村村內主幹道均為彈石路面,但晴通雨阻現象仍然存在;二是村
![](/img/f/d5e/nBnauM3X3UTM0YTN3QTMxkzM0MTM2ATMzgTMwADMwAjMxAzL0E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緊緊圍繞滄源縣"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根據村委會提出的"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基本農田地灌溉,鞏固提升膠園建設,大力發展泡核桃產業,因地制宜發展茶葉、竹子產業及熱帶經濟作物種植和養殖小區建設"等奮鬥目標,結合本自然村的實際,充分發動民眾的積極性,使人民民眾以主人翁的精神,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建設,努力構建一個和諧、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在鞏固提升橡膠產業的同時,計畫種植竹子150畝,橡膠400畝,達到人均3畝以上特色經濟林果。每年轉移勞動力50人(次)以上,大牲畜發展到50頭,生豬800頭,家禽養殖2500隻,到"十一五"期末農民民眾的經濟收入人均收入有2007年的1266 元增加到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