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選擇:市場經濟背景下的高校組織演化

艱難的選擇:市場經濟背景下的高校組織演化

高等教育在市場經濟改革背景下,中國高校組織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著一些令人關注的變化。 市場經濟改革,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高校組織面臨的主要外部環境變化。 高校組織結構最典型的特徵是行政與學術的二維性。

基本信息

作 者:吳宏翔 著出 版 社:復旦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9061765出版時間:2008-09-

01版 次:1頁 數:218裝 幀:平裝開 本: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教育與考試 > 高等教育

內容簡介

在市場經濟改革背景下,中國高校組織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著一些令人關注的變化。本書聚焦於這些變化,本著實現高校組織社會價值最大化的理念,借鑑管理學理論和企業組織經驗,採用跨學科研究方法、歸納法、假設一演繹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重點探討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高校組織的演化問題。
全書共分七章。第一章導論,主要交代了本書命題的由來、研究架構及意義;第二章是理論框架,在分析高校組織特性基礎上,提出了一個管理學理論指導體系;第三至第七章(共五章),為本書的主體結構,分別從“關係、形態、結構、功能”四個方面,探討了高校組織的演化問題;最後為結語,對全書的研究結論和創新點進行了歸納和總結。有關內容簡要歸納如下:
市場經濟改革,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高校組織面臨的主要外部環境變化。高校組織是一個開放系統,為適應環境變化,進行了自適應性調整,由此產生了組織演化問題。政府和市場是高校組織的主要外部關係對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由高校的管理者、投資者、經營者三位一體的身份向高校的管理者、主要投資者和經營監管者的身份轉化;市場開始對高校組織的資源配置起重要調節作用。高校內部,行政與學術開始適度分權,學術權逐步回歸教授群體,行政管理層則開始注重經營管理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高等教育經費來源中,市場成分的比重不斷上升。中國高校的學費比例已達到相當水平,在高等教育籌資方面,主要應增強高校的社會服務功能。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中國高校組織為適應學科綜合化發展趨勢、提高組織競爭力和規模效益,在國家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推動下,於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了新一輪以橫向一體化組織規模擴張為主要特徵的組織大發展。降低交易費用,以促成學科生態效應,以及實現組織的規模經濟等原因,是本次組織規模擴張的主要動因。不受時空阻隔地接受教育一直是人類的夢想,網路教育是新技術條件下實現上述夢想的重要組織形式。但網路教育在中國卻出現了“異化”問題。網路教育良性發展的關鍵是,教育定位要正確、清晰,即高校要真正將網路教育作為一種踐行社會責任、樹立信息教育理念和掌握未來發展先機的實踐來探索。
高校組織結構最典型的特徵是行政與學術的二維性。行政視角中的高校組織治理結構、業務結構和學術視角中的學院制結構、科技創新平台等具有不同的演化特徵。共享治理模式和經營型治理模式是當前高校組織治理改革中值得借鑑的兩種模式。教師的選擇和激勵是高校組織治理的重點和難點,試用期與終身教職相結合、避免“近親繁殖”以及匿名評審等,是當前高校組織治理的重要舉措。計畫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中國高校組織業務結構,囊括了從後勤到學術的全部功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結構分化,高校將其中一些非核心業務,比如物業管理、食堂管理等等,轉移給專業化組織,從而使高校的精力集聚於學術性事務,組織的整體效率因此得到了有效提升。這方面已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學院制發展是高校學術組織演化的重要特徵,學科綜合是學院制發展的內在需要,降低管理協調成本則是學院制發展的內在動力。在市場對創新知識需求的推動下,一種體制、機制創新的組織模式——科技創新平台正在興起,高校組織中因此形成了一種由學院和平台構成的新型矩陣結構。科技創新平台作為一種新興組織,尚有很多問題需要探索和實踐。
高校是一個歷史、動態發展的組織。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市場對知識創新的要求不斷增強,適應這種變化趨勢,新時期高校組織功能演化呈現出強化創新的主體特徵。儘管高校已經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但其總體創新水平仍然偏低。高校正在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來提升組織的創新能力。樹立學習型組織理念和進行創新文化建設是保持高校組織持久創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通過上述研究,本書試圖分析、釐清高校組織演化的過程、動因和規律,並提出作者的結論、判斷、構想及政策建議,以期對高校組織的管理和組織未來的改革、發展提供借鑑與指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