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村鎮[興國縣下轄鎮]

良村鎮[興國縣下轄鎮]
良村鎮[興國縣下轄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良村鎮位於興國縣縣境東北山區,東南西北分別與南坑鄉、古龍崗鎮、興蓮鄉、城崗鄉、楓邊鄉相鄰,是興國縣第二批建制鎮。鎮政府駐地距離縣城42公里,全鎮轄15個村委會,210個村民小組。全鎮人口28318人,面積189平方公里,有耕地1.8282萬畝,山地20.8025萬畝。 農林兼作,主要農產品為水稻、紅薯,年產糧食6200噸。林產資源豐富、山上竹木茂盛。油茶麵積約占山地面積的40%,素有油茶之鄉稱號,所產茶油純淨透明、芳香、健身,屬綠色食品,享譽縣內外。

建制沿革

良村鎮萬壽宮 良村鎮萬壽宮

良村是革命老區,第三次反“圍剿”主戰場之一。1931年8月,毛澤東、朱德在良村約溪村召開了紅一方面軍總部會議,發布了“八·八”命令,在良村中洲村,毛澤東召開了紅一方面軍前委會議,紅三軍團在良村一帶休整半個月,於9月初離良轉移。

良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蘇區時,良村人民踴躍參軍參戰,支援革命戰爭,據《興國縣誌》記載,在冊革命烈士848名。健在的紅軍老戰士還有原中央軍委工程兵部副政委、國家建設委員會革委會主任、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李良漢少將等多人。

為紀念在蘇區革命時期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解放初期,在良村小山坡上建有革命烈士紀念塔一座,現已成為傳統教育基地,供廣大人民民眾、中、小學生緬懷和瞻仰。1999年春,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上將曾來良視察,親臨第三次反“圍剿”戰場,緬懷革命烈士,併到烈士塔瞻仰。

行政區劃

全鎮轄15個村委會,分別為良村村、紅星村、雄崗村、中洲村、畝元村、前村村、西嶺村、約口村、嶺下村、約溪村、上逕村、蕉坑村、龍升村、厚村村、群山村,210個村民小組。

自然資源

良村地處山區,地域遼闊,山清水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資源豐富,林業、礦業資源較為豐富。森林資源有松、杉、茶油、毛竹和闊葉林,森林覆蓋率85%,超出全縣平均水平,其中以國外松為主,面積2.5萬畝,松脂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礦藏資源主要有瑩石,儲量400萬噸,品位高、含量65度以上;鎢砂儲量260萬噸,此外,還有鉛鋅、稀土、金等。

經濟

全鎮以農為主、農林兼收。農業主種水稻,糧食產量一直居高,油茶林面積遼闊,正在進行低產油茶林改造。每年出產菸葉20萬斤以上,生豬出欄6700頭以上。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逐漸形成了“田裡種菸葉、山上栽油茶、欄里養生豬”的新型產業格局。以龍升村為中心的“萬畝桂花”基地,已達到3000畝的規模,種植丹桂等珍貴品種桂樹20萬餘棵。金銀花種植也首次引進試種成功,已經種植100多畝,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種植菸葉1100餘畝,重點發展西嶺村、厚村村兩個菸葉千擔村。

社會事業

解放後,黨和政府關懷老區人民、支援老區建設,良村的各項事業欣欣向榮,人民安居樂業。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兩個文明”建設碩果纍纍,老區面貌煥然一新。

基礎設施建設較齊全,村村通公路、通網電;512門程控電話機,光纜傳輸線路,建有移動、聯通電話基站,通訊方便;廣播、電視覆蓋全鎮各村,可收看九套電視節目。

良村人民政府辦公樓 良村人民政府辦公樓

圩鎮建設初具規模,街道寬暢平坦,店房錯落有致;建有3個集貿市場,面積2000餘平方米;街道硬化、綠化、亮化工程、自來水工程、公共廁所等設施齊全。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現有國中一所,在校學生1000餘人,教職員工40人,國小遍布各村,學生3500多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8%,鞏固率99%。普通百姓子弟皆享有良好的就學條件。

良村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交通便捷,離京九鐵路、319國道僅40公里。該鎮充分利用土地、林業、水面、礦產等資源,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最佳化資源組合,發展鎮域經濟。建有採礦、化工、機磚、加工、果業、烤菸等一批鄉鎮和民營企業;三個百畝烤菸基地、三個百畝雜優水稻育種基地、二個三百畝果業基地、一個百畝水面立體開發基地、一個百畝蘑菇生產基地,經濟效益型、科技型產業比例提升,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鎮域經濟步入穩定、健康、快速發展軌道。

歷史文化

良村還是人文重地,文化之鄉。作為第三次反圍剿的主戰場之一,良村鎮完好保存了1931年毛澤東發布“八.八”命令的約溪萬壽宮、紅三軍團休整遺址慈雲庵、嶺下村戰鬥遺址等多處革命歷史舊址。2011年9月中央電視台七套《苦難輝煌》欄目組專門前來我鎮拍攝了革命歷史系列片。此外,還有修建於1955年的紅軍烈士紀念塔,仍然完好保存,成為當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良村地處山區,民風淳樸,許多傳統風俗得到較好的保留,例如每年農曆八月上半月的“趕戲”風俗,上逕、龍升等村部分村民在住宅大門懸掛儺面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