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壽山

介亭兩側另有亭,東曰極目、蕭森;西曰麓雲,半山。 中分為二館,東曰流碧,西曰環山,另有巢鳳館、三秀堂之屬。 “廣有百圍,高六初,居於道中,外構亭以覆之”。

宋徽宗即位之初,曾為子嗣未廣而苦惱,這時有道士進兩宋園林959 言,說是都城東北地協堪輿,只是地勢略低,如能稍予增高當有多子之應。徽宗因此命人培土築岡,不久果然得到了應驗。政和年間,徽宗以為承平日久,朝中無事,漸漸對苑囿、花木之事有了興趣,而當時以蔡京為首的一班按臣為迎合聖意也乘機慫恿皇帝大興土木。政和七年(1117)由戶部侍郎孟撰主持下在當年堆築土岡的地方起萬歲山,苑囿建設自此開始,不久又將此苑的營造事務轉交宦官梁師成全權負責。為在全國搜求奇花異石,許多地方設定了應奉局,甚至一些並未得到貢獻花石任務的地方也千方百計地找門路獻珍異,以至於為輸運花石而鑿城壞郭,折橋毀堤之事時有發生。後來皇上也知百姓為之所擾,因而稍加禁敢,只令朱勵、蔡枚負責調運江南花石,但他們的橫悍更甚於他人,不僅調民大肆搜剔岩蔽,甚至民間花石頗堪把玩,即逕入而取之,為了調運入京還組織了專門的潛運船隊,這就是著名的“花石綱”。
由於汴梁附近平皋千里,無崇山峻岭,少洪流巨浸,而徽宗認為帝王或神靈皆非形勝不居,所以對壽山艮岳的景觀設定極為重視。取天下瑰奇特異之靈石,移南方艷美珍奇之花木,設雕闌曲檻,葺亭台樓閣,日積月累,歷十數年時間,使壽山艮岳構成了有史以來最為優美的游娛苑囿。宣和四年(1122)艮岳初成,李質、曹組分別奉旨作賦,又寫了《艮岳百詠》 詩一組,徽宗自己也作了一篇《御製艮岳記》 。此後還有興造,一直延續到靖康年間(1126 一1127)。
整個艮岳以南北兩山為主體,兩山都向東西伸展,並折而相向環拱,構成了眾山環列,中間平蕪的形勢。北山稍稍偏東,名萬歲山,山周5 公里有餘,最高一峰達90 步。峰巔立介亭以界分東西二嶺。據亭南望則山下諸景歷歷在目,南山列嶂如屏。北望則景龍江長波遠岸,瀰漫十餘里。介亭兩側另有亭,東曰極目、蕭森;西曰麓雲,半山。東嶺圓混如長鯨,腰徑百尺,其東高峰峙立,樹巨石曰飛來峰,峰棱如削,飄然有雲鶴之姿,高出於城墉之上。嶺下栽梅萬株,山根結構綠華尊堂,梅花盛開之時自有“綠普承跌,芬芳馥郁”的境界。堂側有承嵐、昆雲諸亭。又有外方內圓如半月的書館,屋圓如規的八仙館。還有揮雲廳、攬秀軒、龍吟堂、紫石岩、朝真蹬等景點綴其間。由朝真蹬可往介亭,但蹬道盤行縈曲,扣石而上,忽而山絕路隔,繼以木棧,倚石排空,周環曲折,形如艱險難行的蜀道。梅嶺盡處山岡向南伸延,其間有遍植丹杏鴨腳(銀杏)的杏帕。有栽於石隙土穴的黃楊,曰黃楊嗽。修岡之上成片的丁香間綴以磊磊山石稱丁嶂。又有在自然的頒石之下雜栽椒蘭,名為椒崖。再往南已是壽山東南,西臨雁池,增土為大坡,坡東南柏樹茂密,動以萬數,枝葉扶蘇,如幢蓋龍蛇,是為龍柏坡。坡南又有小山,橫亘1 公里,其景窮極奇妙,稱芙蓉城。萬歲山西有長嶺,自此向南綿亘數公里,與東嶺相遙望。山口石間有水噴薄而出,形若獸面,白白龍沂。周圍有灌龍峽、羅漢岩諸勝,間以蟠秀、練光、跨雲諸亭點綴。又西為萬松嶺,青松覆被密布於前後,嶺半建樓,名倚翠。嶺上下又設東、西二關,關下平地鑿大方沼。沼中有洲諸,東日蘆諸,上葺浮陽亭;西稱梅諸,上建雲浪亭。池水向東流入硯池,西出為鳳池。中分為二館,東曰流碧,西曰環山,另有巢鳳館、三秀堂之屬。良岳的南山稱之為壽山,山林蔥翠,望之若屏,雖然其方廣僅數公里,但前山兩峰並峙,山後岡阜連屬,峰巒崛起,望之千疊萬復,不知其幾千米。山南起大池,名雁池,池中蓮荷婷婷,雁兔棲止。臨池倚山有嚷嚓亭,取“鳥鳴嚓嚓”之意。《良岳百詠》稱:“聖主從來不射生,池邊群雁態飛鳴。成行卻入雲霄去,全似人間好弟兄。”亭直北是絳霄樓。壽山南坡疊石作瀑,山陰置木櫃,絕頂鑿深池,車駕臨幸之際令人開閘放水,飛瀑如練,瀉注到雁池之中,這裡被稱作紫石屏,又名瀑布屏。循壽山西行,密竹成林,其內是四方貢獻的各種珍竹,往往本同而乾異,又雜以青竹,故稱作斑竹麓。其間有小道透迄穿行。良岳大門位於苑西,名華陽門,入門園徑寬於馳道,兩側奇石林立,著名的峰石有:神運、昭功、敷文、萬壽等,其中神運峰 “廣有百圍,高六初,居於道中,外構亭以覆之”。石側立碑,鐫徽宗親書御製記文。苑西仿農舍建西莊、山莊,周圍辟粳稼寂麻之地,山塢之中又有藥寮,附近植祀菊黃精之屬。萬歲山西北原有瑤華宮,後為火焚毀,丫是據其地鑿大池,名為曲江,自苑外引景龍江水,屈曲繞行,直至封丘門,池中有堂,曰蓬壺。西行為漱玉軒、煉丹亭、凝觀、圓山亭等。整個苑中建築則亭台樓閣,齋館廳堂;山嶺則岡阜洞穴,岩崖帕壁;泉池則川峽溪泉,洲諸瀑布。更有喬木茂草,走獸飛禽,其勝概難以盡述。來到苑中,四向環顧,若在重山大壑幽谷深岩之底,而不知東京沐梁原是開闊平夷之地,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裡竟是人工委積開鑿而成。因而徽宗萬機之餘徐步一到,不知崇高富貴之榮。而騰山赴壑,窮深探險,綠葉朱苞、華閣飛陛、玩心愜志、與神合契,遂忘塵俗之繽紛,飄然有凌雲之志,終可樂也。
壽山艮岳完工未久即遇金人圍城,及金人再至,圍城日久,欽宗命取苑中山禽水鳥十餘萬盡投之沐河,並拆屋為薪,鑿石為炮,伐竹為籠籬,又取大鹿數百千頭殺之以響衛士。至都城被攻陷,居民皆避難於壽山、萬歲山之間,次年春,祖秀復游,則苑已毀矣。明代李夢陽曾賦詩嘆曰:“城北三土丘,揭薛對堤口。黃蘆莽瑟瑟,疾風鳴衰柳。雲是宋家岳,豪盛今頹污。我聞帝王富,東南實罕有。鑿池通嵌竇,移山媚戶墉。岌眾樓觀台,縱吸風雷走。岩陰翡翠吟,海窟蛟髦吼。燕趙矜麗人,搜剔充妃後。君臣互沉灑,斯道詛能久。嗚呼花石費,錨株盡官取。北風卷黃屋,此地竟誰守。……”
補充:
在中國的古典園林中,除周朝鎬京的“靈沼”、漢朝長安的“昆明池”、隋朝洛陽的“西苑”、清朝的“圓明園”、“頤和園”外,北宋東京的“艮岳壽山”在建築規模、景點內容、藝術水平上,都是居於首位。因為,在園林建築規模中貫徹了宋徽宗本人提倡的“豐亨豫大”的思想,再加上因建造艮岳壽山皇家園林不斷誘發的“花石綱”事件,艮岳壽山皇家園林便成了歷朝園林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也因此成就了皇家園林典範的特殊地位。
一、宋徽宗的繪畫風格與艮岳壽山的設計風格
北艮岳皇帝不但是當時一流的畫家,而且還是一流的書法家。政和年間,他創立了畫學,在宮廷設立翰林畫院,讓各派花壇名家雲集一堂,為皇室作畫。同時,又把繪畫引入科舉制度,所有被接收的畫家都封有職銜官位。在他的影響下,北宋畫院發展極盛,這為建造艮岳壽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千里江山圖”、“金明池奪標圖”等作品都體現出了繪畫與建築的完美結合。正因了他的形似繪畫要求、追求細節的繪畫風格,由他主持設計的“艮岳”,在布局上前後相續:左山右水、沿溪傍隴、吞山懷谷連綿瀰漫;在細節上相互映襯:岩峽洞穴、亭閣樓觀、喬木茂草、雲霧瀑布、雁池淵澗相映成趣,酷似重山大壑的鳳凰山原型。
二、“宣和睿覽冊”與艮岳盛景
艮岳位於宋上清寶錄宮東側,“周十餘里、峰高九十步”。建成後,宋徽宗集中了全國各地的奇花異草、珍禽異獸進行了美化。同時,又命畫師把這些異常壯觀秀麗的景色描繪下來,集結正冊,藉此來誇耀高貴、粉飾太平。這就是篇幅浩繁的“宣和睿覽冊”,累計有千餘冊。如今流傳下來的“瑞鶴圖”“祥龍石圖”“杏花鸚鵡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建成後的艮岳壽山集“天台、雁盪、鳳凰、廬埠之奇偉,二川三峽雲夢之曠盪,四之遠且異,徒各擅其一美,未若此山並包羅列,又兼其絕盛,颯爽溟悻,參諸造化,若開闢之素有,雖人為之山顧豈小哉”。
三、艮岳壽山的賞石文化
艮岳壽山皇家園林不但是古典園林的超級典範,而且還是石文化的寶庫。據史料記載,園林“陽華宮門內,入徑廣於馳道,左右皆大石林立百餘株,名曰神運昭功敷慶萬壽峰。”在眾石內,“獨神運峰廣百圍、高六仞,居道之中,束石為亭以庇之,高五丈”,被宋徽宗封為“磐固侯”,並撰記文刻於碑上,高二丈。另外,還有大石兩塊配“神運峰”。一塊叫“玉京獨秀太平岩”,“異其居以壓名石,作亭(寰春堂)庇之”;另一塊叫“卿雲萬態奇崢”,建萼綠華堂以庇之。此外,在園林的道路兩旁、軒榭庭院還立了許多太湖石,宋徽宗依據其色澤、紋理、姿態的不同,則分別命名“朝日升龍”“望雲坐龍”“矯首玉龍”“萬壽老松”“棲霞”“捫參”“銜日”“吐月”“排雲”“沖斗”“卿雲”“涵玉”“噴玉”“琢玉”......
四、花石綱遺物與艮岳遺石
所謂花石綱,就是北宋後期朝廷從全國各地,特別是江浙一帶往京城開封運送花木觀賞石的綱運。它主要發生在北宋的最後二十多年間,且都是為艮岳建造運輸材料。在運輸期間,由於方臘起義和後來金兵攻打汴梁,一些花石綱美石便散落民間或被擄掠到燕京(北京),這些遺石至今還實物存在,如:上海豫園的“玉玲瓏”、蘇州留園的“冠雲峰”“岫雲峰”、南京瞻園的“仙人峰”等等,皆列為江南名石;又如:北京中山公園的太湖石“青蓮朵”“青石片”、北海公園的部分太湖石、中南海裡面的假山石、圓明園遺址的太湖石等,開封也有一部分。。。。。。
五、艮岳皇家園林藝術與艮園宋式人工山水
為弘揚古典園林藝術,再現艮岳皇家園林盛景,年屆古稀的張景林先生歷經十多年時間,自費便游全國各地尋訪遺石,先後花費四年時間對歷史上記載的艮岳遺址、杭州鳳凰山、欽封的美石以及“金明池奪標圖”進行考察研究,在著名歷史學家周寶株教授的 大力幫助下,先後完成了轟動全國史學屆的《世界東方文化的薈萃----宋東京“艮岳壽山”考察報告》和“艮岳壽山鳥瞰圖”。在此基礎上,本就喜歡山水盆景藝術的他,有耗費巨資,從石料的原產地買來或積沙、或玲壁、或太湖、或斧劈等石料,根據艮岳壽山的雄偉美景,選擇了八個景點,採取了山水盆景的表現手法,再現艮岳神奇。其製作的艮岳八景盆景多次在香港以及國外的展覽中或獎並得到中外人士的好評。如今,張景林教授不但將微縮宋式人工山水盆景拓展到居民裝修中,而且又將盆景藝術與圓林建築藝術和廣場文化、小區建設、企事業單位院校庭院設計有機結合起來,令毀滅於歷史煙雲中的皇家美景愉悅在你我見、自然於和諧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