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核動力裝置

核動力航母的研製包括五大技術:即艦載機、母艦總體、核動力裝置、飛機起降裝置(含彈射器、阻攔裝置、升降裝置等)、航空管制與光電引導著艦控制系統。航空母艦核動力裝置即為為核動力航母提供動力的核動力裝置,其為海洋核動力裝置的一部分。

發展歷史

自從美國建成核潛艇後,美海軍認識到核動力優越性後,決定研製核動力航母。1961年11月,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建成服役。美國的“企業”號航母上裝備核動力裝置,使航空母艦具有更大的機動性和驚人的續航力,更換一次核燃料可連續航行10年。而且,它可以高速地駛往世界上任何一個海域。“企業”號核動力航母的問世,使航空母艦的發展進入新紀元。

美國在“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基礎上又發展了“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這是繼“企業”號核航母之後,為美國第二代核動力航空母艦。它的首制艦是“尼米茲”號,於1975年5月建成、服役。它的標準排水量72916噸,艦長332.9米,寬40.8米,艦上裝有2座核反應堆和4台蒸汽輪機,航速30節以上,裝填一次核燃料可持續使用13年,航程可達到100萬海里。艦上可搭載90架各種類型戰機,最大艦載機數量超過一百架。尼米茲級是美國海軍大型核動力航空母艦,舷號自CVN-68至CVN-77,總計建造十艘。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設計建造,直到二十一世紀初,尼米茲級一直是美國海上力量和全球戰略的支柱。

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它是在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發展起來的。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和最大的航空母艦,並擁有“企業”級、“尼米茲”級大型核航母,美國是當今世界上航母力量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核航母技術仍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航空母艦核動力裝置伴隨著核動力航母的發展進步其自身技術也得到了較大提升。

航空母艦核動力裝置分類

核反應堆也分作“沸水式”、“游泳池式”以及“壓水式”,現在大部分使用壓水式。

沸水式反應堆

沸水反應堆是一種輕水反應堆,也是第二常見的核能反應堆型式,在五十年代中期由愛達荷國家實驗室(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與通用電氣公司共同研發成功。現在主要製造廠商是專門設計與建造這類反應堆的GE日立核能(GE Hitachi Nuclear Energy)。

沸水反應堆以去離子水作為冷卻劑(coolant)和中子減速劑。反應堆堆芯進行的核裂變會產生熱能,使得已冷卻的水沸騰,變為高壓蒸汽,從而驅動渦輪機,然後通過發電機轉換為電能。離開渦輪機的蒸汽,經過冷凝器凝結為液態水(給水)後,回流至反應堆堆芯,完成一個循環。在堆芯里,已冷卻的水保持在75個大氣壓,這會促使它在285℃左右沸騰。

稍加比較,在壓水反應堆堆芯內,由於維持高壓強(大約158 個大氣壓),不會出現大量的沸騰。但沸水反應堆構造簡單,且大大降低了反應堆的工作壓力和堆芯溫度,因此顯著提高了反應堆的安全性,降低了造價。但由於沸水堆的循環系統直接連線了堆芯和渦輪機,因此可能造成渦輪機受到放射性污染,給設計和維修帶來麻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