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史料記載,最先掌握降落傘工作原理的是中國人。早期,明代宮廷就有藝人使用降落傘作雜技表演。到19世紀,歐洲人才利用氣球作跳傘運動。20世紀初,隨著航空事業的發展,為拯救因事故而遇險的飛行人員,降落傘開始為航空界所採用。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降落傘被廣泛套用於空降部隊,空投物資,飛機著陸減速,炸彈、水雷、魚雷的穩定和減速等。
到了20世紀50~60年代,由於航天事業的發展,為降落傘開闢了更為廣闊的套用領域,使降落傘事業得到蓬勃的發展。回收5t載荷的“阿波羅”飛船降落傘系統,成為降落傘技術進展的重要標誌。
進入20世紀70年代,太空梭的問世,降落傘技術又有飛躍的發展。重達78t的太空梭固體火箭助推器在海上完整地回收,創造了重量級載荷回收的最高記錄。探測器用的降落傘在金星和火星表面軟著陸獲得成功,開拓了在星際間套用的新領域。
目前國外正在研製由傳統彈道式降落傘發展到滑翔式可控翼傘。最典型的是X-38太空梭救生艇,翼傘面積為510m2,回收載荷達9t。
我國降落傘研究和生產機構於1951年由航空部門首先組建。1959年,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前身—上海機電設計院才開始組建降落傘研製小組。最初以回收探空氣象火箭為對象,開展降落傘研製工作。後來隨著火箭、飛彈和空間技術的發展,降落傘套用領域愈來愈廣泛。降落傘事業從此興旺發達 。
性能特點
由織物材料縫製而成,質地柔軟,包裝體積小,展開後,可獲得比原包裝狀態數以百倍的阻力面積。它具有結構簡單、減速高效、工作可靠、成本低廉的特點,所以被廣泛套用於各種飛行器,作為氣動減速和穩定裝置。降落傘工作原理雖然簡單,但要真正掌握這門技術。其技術難度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處於緊密包裝狀態的降落傘,安置在飛行器內腔指定的部位,如何使它自行可靠地拉直展開?這是最為關鍵的技術之一。
其二,使用環境條件(主要是力學環境和熱環境條件)惡劣。
其三,受到諸多條件的制約,如對降落傘體積和質量、開傘動載、下降速度、穩定性等要求愈來愈苛刻。
為解決上述難題,人們對此作了不懈的努力,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很快就成為一門獨立的專業 。
發展情況
從1964年到1974年,降落傘技術被廣泛地套用於火箭、飛彈、衛星及其他飛行器領域。
1964年,為飛彈數據艙回收設計了6m2圓傘加帶條的組合式降落傘,這是回收數據艙的首次嘗試。後來根據型號的不同,又設計了環帆傘、半環形傘和導向面傘等。由於數據艙回收質量較輕,開傘速度不大。所以均採用單級降落傘,並借用彈艙蓋的動能把降落傘拉直。
1966年,開始研製回收載荷為1500kg的“和平一號”探空氣象火箭降落傘系統。該系統由引導傘、減速傘、主傘及其牽頂傘等組成。主傘為底邊延伸的平面圓傘,傘衣面積450m2,採用倒拉式拉直主傘。為減小開傘動載,傘衣內底邊採用收口裝置,一次收口。主傘牽引傘為鍾型導向面傘。減速傘為帶條形傘,傘衣面積11m 。該降落傘系統打破傳統設計方法,採用了不少新技術,通過空投試驗獲得成功。但尚未得到實際套用。1967年,曾研製回收載荷為2450kg的降落傘系統。1970年6月,全系統進行了空投試驗,獲得成功。但未被用戶採用。上述兩型號雖然都未得到實際套用,但為大載荷的回收取得可貴的經驗。
1967年,為靶彈回收設計的降落傘系統回收載荷為640kg。該系統參加過飛行試驗,情況良好。
1968年開始研製返回式衛星用的降落傘系統。起初,由於設計人員對衛星回收的特點和降落傘開傘過程的工作機理缺乏認識,仍然按照傳統的方法進行設計。結果試驗屢遭失敗。後來吸收了其他型號的先進技術,採取了一系列改進措施,如彈引導傘由先前的爆炸螺栓改為彈傘器(最終改為彈傘筒),增加了彈傘動能;採用兩具串聯式引導傘,提高拉減速傘的可靠性。減速傘和主傘拉直方式由順拉改為倒拉,為減小開傘動載,減速傘和主傘均採用收口裝置。此外,降落傘系統局部結構薄弱環節也都得到合理的加強,使系統設計逐趨合理,工作可靠性得到顯著提高,終於能夠勝任舉世矚目的返回式衛星氣動減速任務 。
1969年,幾乎與返回式衛星同時起步開展研製的還有回收載荷為3400kg的降落傘系統。它由兩具減速傘和3具主傘組成。減速傘為錐形帶條傘,單具傘衣面積為8m2,一次收口。主傘為環帆傘,單具傘衣面積為334m2,兩次收口。減速傘採用彈傘筒開傘。減速傘分離後,立即以倒拉式拉出主傘。該系統進行過10架次空投試驗,均獲成功。雖然沒有得到實際套用,但降落傘技術水平已上了一個台階,為大載荷的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1970年,為高空氣象火箭設計了穩定下降的降落傘。該傘傘衣面積為40m2,盤縫形。經多次飛行試驗結果表明,在60km高度的穩定性和下降速度均滿足技術條件的要求。在研製返回式衛星等飛行器降落傘系統的期間,還做過大量風洞試驗和方案性空投試驗,對降落傘的工作機理和氣動特性進行了深人分析研究,採用了新的工程方法和科學方法進行設計,使技術人員的設計水平得到顯著的提高。在測量技術方面,光測、內測和遙測等技術全被採用。測量參數有:飛行彈道數據、開傘動載、傘衣應力、降落傘擺動角等,使得各種參數都有量化衡量指標。隨著降落傘技術的發展;特種紡織材料也得到迅速發展。新研製的繩、帶和綢布大約有數十個品種。而且材料的性能也大有改善,從而使降落傘的體積和質量有了顯著的減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