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法

航天法

航天法最早提出是在2014年,首部中國《航天法》草案編制工作於2016年年底完成,預計在2020年前出台航天法。

基本信息

背景

航天法會議航天法會議
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2014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開的2014年聯合國空間法研討會上透露,中國航天立法工作已列入國家立法工作計畫並在抓緊推進中,預計將在2020年前出台航天法。
中國於1980年正式成為聯合國外空委員會成員,並加入了《外空條約》《營救協定》《責任公約》《登記公約》。我國1998年開始航天立法研究與起草工作,積極推動已加入《外空公約》在國內的落實,已形成了包括民用航天發射管理、空間物體登記管理、空間碎片減緩與防護管理等在內的法律體系。中國作為負責任的航天大國,將繼續履行和遵守相關領域的國際條約和規章,新法將與之相互銜接。

意義

《航天法》是航天人一直以來期盼的一件大事,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到今天,仍缺乏一部“上位法”,這也是在眾多航天大國裡面比較少見的。《航天法》的出台將完善國內航天活動、基礎設施使用以及宇航產品出口和衛星發射許可,同時更好履行國際責任和義務,通過法律法規方式來規範監管各個環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