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35年,浙江“陽春舞台”戲班,在一座古廟台演出《三看御妹》。忽然,童養媳竺春花被兩個大漢和一個婆娘趕至戲班。戲班當紅花旦月紅見春花可憐,求班主和尚阿鑫將其收留,並且二人結為金蘭姐妹。
戲班在班主和尚阿鑫、邢師傅的主持下,加上月紅、春花二位台柱的影響力,每到一處演出,生意都不錯。戲班到紹興演出時,當地豪紳倪三看中月紅,欲調戲月紅未逞,便勾結警察所長,以女子唱戲敗壞道德風尚為名,要逮捕月紅。春花為掩護月紅,被警察綁在橋頭示眾,邢師傅也被警察打成重傷後死亡。為了料理邢師傅的後事,月紅和春花只好畫押賣身於班主阿鑫。阿鑫解散了戲班,帶月紅、春花到上海的某戲院找唐經理,正巧當紅花旦商水花患病,唐經理便答應讓月紅、春花頂替。月紅、春花一上台便引起台下觀眾一片叫好聲,很快二人便走紅大上海,戲班台柱商水花“越劇皇后”的地位被月紅所頂替。唐經理把月紅、春花當成搖錢樹,也發了大財。
後來,唐經理企圖利誘月紅和春花演出格調下流的劇目,被春花拒絕。但是,月紅隨著名氣越來越大,漸漸看不起兄弟班的姐妹們。她在燈紅酒綠的迷醉中,落入唐經理的圈套,以至墮落,委身於唐經理,並嫁給了他。被唐經理始亂終棄的商水花憤而自殺。春花看透唐經理的醜惡面目,不希望月紅自甘墮落,經常勸她,月紅不但沒有回心轉意反而怨恨春花。春花在新聞記者江波的進步思想影響下,組織姐妹班演出了根據魯迅小說改編的《祝福》,受到觀眾的歡迎。唐經理再度力捧月紅,欲擠走春花。姐妹倆徹底決裂。隨後,春花團結越劇界的姐妹們,準備聯合公演進步戲。唐經理為破壞他們的演出與國民黨市黨部潘委員相勾結,指使阿鑫企圖用石灰弄瞎春花的眼睛。事後,當局怕陰謀敗露,為了挽回影響,決定開庭審判。唐經理又脅迫月紅供認自己是主謀,妄圖將政治迫害化為姐妹恩仇。春花在法庭公開揭露反動派的陰謀。邢月紅內心矛盾重重,在法庭上昏死過去。
解放後,春花隨劇團到浙江農村演出,找到了解放前已離開唐經理的月紅,幫助她提高了覺悟,姐妹倆又重新合好,開始了新的舞台生涯。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謝芳 | 竺春花 | |
曹銀娣 | 邢月紅 | |
馮奇 | 邢師傅 | |
高放 | 江波 | |
沈鳳娟 | 小香 | |
徐才根 | 金水 | |
上官雲珠 | 商水花 | |
馬驥 | 錢大奎 | |
羅靜宜 | 俞桂卿 | |
吳伯芳 | 小春花 | |
李緯 | 唐經理 | |
鄧楠 | 和尚阿鑫 | |
沈浩 | 沈家姆媽 | |
董霖 | 倪三老爺 |
職員表
製作人 | 丁里 |
導演 | 謝晉 |
副導演(助理) | 陳蟬 |
編劇 | 謝晉、林谷、徐進 |
攝影 | 周達明、陳震祥 |
配樂 | 黃準 |
剪輯 | 張立群 |
美術設計 | 葛師承 |
造型設計 | 王鐵彬 |
錄音 | 朱偉剛 |
布景師 | 徐雲龍 |
越劇指導 | 項彩蓮 |
演奏 | 上影樂團 |
指揮 | 陳傳熙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
| |
| |
|
音樂原聲
作詞 | 徐進 |
作曲 | 黃準 |
曲名 | 《台外尚有台》 |
《年年難唱年年唱》 | |
《苦瓜苦葉一條根》 | |
《成名容易成人難》 | |
《雙手難挽東流水》 | |
《要過日子從頭來》 | |
《遠瞻前途花似錦》 | |
《朗朗天空任鳥飛》 |
幕後花絮
•該片中春花把《祝福》改編成越劇的情節,是以田漢扶持袁雪芬進行越劇改革為原型的。
•謝芳在拍攝《早春二月》時收到了出演《舞台姐妹》的邀請,當時還有北影廠的導演約她拍片,她一時不知如何選擇,便寫信請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陳荒煤替自己定奪。陳回信說《舞台姐妹》是文化部的重點片,謝芳出演該片會學到不少東西。謝芳便決定到上海拍攝《舞台姐妹》 [10]。
•在拍攝邢師父去世的戲時,曹銀娣高度集中思想醞釀情緒,以至於導演喊“停”後,她還沉浸在角色中,越哭越傷心,被劇組同事們戲稱為“哭冠軍” [11]。
•高放(拍攝該片時名字是高愛生)本來是月紅的候選人,謝晉考慮到她個人氣質更接近記者江波,最終選用她扮演江波。為了幫助她扮演好這一角色,謝晉請《解放日報》的總編幫忙,讓她與報社記者王緒生一起工作、採訪了一個多月。高放注意觀察王緒生的言談舉止和習慣動作,摸索到人物的脈絡 [12]。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獲獎獎項 | 獲獎方 | |
1980年 | 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 | 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 | 《舞台姐妹》 |
1981年 | 第一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 | 金鷹獎 | 《舞台姐妹》 |
1983年 | 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 | 評審獎 | 《舞台姐妹》 |
幕後製作
創作緣起
謝晉從小生活在浙江,童年時代特別愛看草台班演戲,藝人們顛沛流離的情景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抗戰勝利後他還給越劇藝人排過戲,與她們有較多接觸。1956年,謝晉與上影廠幾位編導同游蘇州,觸景生情,產生了拍一部以越劇戲班為故事背景的影片的想法。由於當時政治運動不斷,他的想法拖到1963年才得以實現。
劇本創作
謝晉與編徐進、林谷以及作曲黃準等人專門採訪了袁雪芬、范瑞娟、徐玉蘭等越劇演員並深入越劇的故鄉嵊縣實地考察生活。1963年4月下旬,謝晉拿出《舞台姐妹》的詳細提綱,徵求各界意見,天馬廠和上海電影局黨委基本肯定,而上海市委認為這部影片的題材不符合當上海方面的“大寫十三年”的口號,所以長時間沒有表態。相反,北京的文化部領導對《舞台姐妹》給予充分支持,陳荒煤、夏衍都對影片的主題、情節、人物提出了詳細的修改意見,夏衍的意見中連戲館的牆上掛的蔣介石、好萊塢明星的照片都做了詳細說明。謝晉等人根據這些意見於同年11月完成了劇本創作。
厄運不斷
1964年1月10日,《舞台姐妹》正式開拍。文化部將其列為重點影片並提出要向外國發行。但是,由於政治形勢嚴峻,該片的拍攝始終籠罩在陰影中。當樣片出齊,劇組進入後期製作時,全國文藝界開始整風,支持該片拍的夏衍、陳荒煤成為“重點對象”。上海市委審看樣片後,認為該片主題不高,主人公局限於個人奮鬥,人物關係不準確,沖淡了敵我矛盾,戲中戲不應該選《梁祝》等才子佳人戲。8月16日,張春橋公開指責《舞台姐妹》存在宣揚“合二而一”和“階級調和論”的錯誤,要對該片進行批判。在隨後而至的“四清”運動中,林谷、謝晉一再就《舞台姐妹》進行檢查並提出改台詞、補戲等補救方案。但是,張春橋只同意把樣片接起來,不準補戲,理由是“修改必會美化這個毒草”。
天馬廠黨委決定對樣片稍加修剪即作後期。謝晉只得藉助重配對白等方式略加彌補。結尾處春花與月紅談心,原來的對白是:月紅說“以後我要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唱戲”,春花答“我在想今後要做什麼樣的人,唱什麼樣的戲”,修改後變為:月紅說“我要永遠記住過去走錯的路,一定要重新做人”,春花說“今後應該加緊改造自己,唱一輩子革命的戲”。即使如此,《舞台姐妹》仍難逃厄運。1966年4月,中宣部決定公開放映和批判一批壞影片,該片亦在其列。
影片評價
該片的畫面富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鏡頭具有清新的藝術風格,平靜內含激盪,悲愴中含高昴,乾淨流暢而又跌宕起伏,使人感到劇作者的良苦匠心。劇作者抓住“台上悲歡人常見,誰知台外尚有台”這極富哲理意義的嚴肅課題,向人們再現舊中國千千萬萬藝人在人生大舞台上的悲慘遭遇,控訴吃人的舊社會,歌頌對真理、光明、善良、美好的追求。作者運用多種電影表現手法精心塑造了舞台姐妹的動人形象,抓住兩個人的性性格發展矛盾衝突,把戲劇推向高潮,使思想與藝術渾然一體,出色地完成了對影片主題的揭示。影片編導匠心最突出的就在於圍繞“合——分——合”這條線,抓住一個“變”字,細緻入微地從深處挖掘和表現人物思想的發展變化。另一特色是絕不羅嗦,能一筆帶過的則不多添一筆,需濃筆勾畫的就不吝筆墨。即使是寥寥數筆,也注意充分發揮視覺藝術特點。但是,從全片看,下半部不如上半部流暢、緊湊、完整。(《大眾電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