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王城

舜王城位於鄄城縣東南部,徐河北岸,東與劉舉人村為鄰,東南與南劉莊相連,西有馬樓村,北與何莊村接壤,隸屬彭樓鄉管轄。全村轄區總面積180公頃,其中耕地100公頃,河灘6公頃,市場與企業占地40公頃。舜王城村地勢平坦,水源豐富,土壤肥沃。境內盛產中藥材、小麥、玉米、花生等。2000年,全村共有417戶,總人口1523人。

舜王城
概況
據《濮洲志》記載:“舜生於姚墟,姓姚氏,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歷山、雷澤均在鄄城境內。相傳舜王城是舜的出生地,舜為王之後,曾把出生地建成小邑, 舜王城因此而得名。舜王城明朝以前即為該名,明末至1992年更名為順城,1992年以後又恢復原村名。
位於該村的舜王城中藥材市場是全國十七家中藥材市場之一,也是山東省僅有的一處國家級中藥材專業市場。 該市場年藥材經銷量5萬噸,上市品種1100多個,年經營額3億元以上。
境內交通便利,鄄(城) 菏(澤)公路縱貫南北,北有舜(王城)什(什集)公路連線220國道與臨商公路。境內有魯西南藥材經貿總公司、山東菏澤中舜藥業公司、山東中醫藥大學鄄城舜王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北側的彭樓鄉中藥材工業園區是投資經商的黃金寶地。
2000年,全村共有417戶,總人口1523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3‰。現有劉、馬、李、張、王、趙、解、郭、彭、溫、閆、朱、楊、牛、董等32個姓氏,均為漢族。
1978年, 農村經濟總收入5000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億元,人均純收入4500元, 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21∶70。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總額3000萬元,全村純收入390萬元。
該村是全市明星村之一。1993年被中共菏澤地委、菏澤地區行署評為“依託專業市場,發展農村經濟先進單位”;1994年分別被中共菏澤地委、鄄城縣委授予“先進黨支部”稱號;1996年被鄄城縣委、縣政府授予“村辦企業先進單位”稱號;1997年被鄄城縣委、 縣政府授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稱號;1990年以來,連續10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發展農村經濟先進行政村”。
大事記
1966年6月,建立順城國小。
1975年11月,建立順城劇院。
1993年,投資700萬元對舜王城中藥材市場進行建設。
是年,建立舜王像,書法家郭獻瑞為舜王像題名。
1994年,修通鄄城經舜王城至菏澤的公路。
是年,成立魯西南藥材經貿總公司。
1996年,舜王城中藥材市場通過國家衛生部、國家工商局、國家醫藥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檢查驗收,獲準正式開辦。
是年,中共山東省委書記趙志浩為中藥材市場題名。
1997年,投資480萬元沿舜王城主街道兩側,建成占地面積1.6平方米的樓房式門店。
1998年,投資190萬元,建成占地2014平方米的高標準的教學樓。
1999年,成立山東中醫藥大學鄄城舜王城藥業有限公司。
2000年,成立山東菏澤中舜藥業有限公司。
2000年6月,投資800萬元,進行了舜王城中藥材市場二期工程擴建。
2001年7月,原國家輕工業部副部長杜子端為舜王城中藥材市場題詞。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建國以後, 於1954年成立了互助組,1955年全村辦起了3個初級社,1956年成立高級社。這期間,該村先後清挖溝渠3000多米,基本保障了農田用水。成立人民公社以後,又打井5眼,建排灌站1座。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村民的生產積極性高漲,糧食產量連年提高。中藥材種植面積也由1978年的不足百畝發展到目前的1200畝,成為名副其實的藥材專業村。種植品種有丹皮、白芍、白芷、生地、丹參、黃芪、半夏、金銀花等20餘個品種,年產值250多萬元。
第二產業 自初級社時期,全村就有軋花廠、榨油廠各一處,以後又連續建起了磚瓦廠、 建材廠等。90年代以後,又先後成立了魯西南藥材經貿總公司等3家企業,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500多萬元。
第三產業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本村集市優勢和中藥材市場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目前,該村有醫院、賓館、飯店以及從事糧油、食品、理髮、維修、日用百貨、化肥、農藥、種子批發等門市200餘處;經銷中藥材的400餘處;運輸公司1個,擁有車輛100餘部。2000年底,從業人員1000餘人,實現產值近億元,創利稅800餘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建國初期, 民眾科技文化落後。1966年,該村投資1.2萬元對學校進行了改造, 1998年,投資190萬元,建成六配套、高標準的教學樓,使學生徹底告別了土台了、 黑屋了,併購買了微機等先進教學設施,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80年代中期,該村辦起農民夜校、村文化大院等。
人民生活 建國前,人民食不果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2000年,人均純收入4500元,多數農民都住有小樓。全村有各種機動車輛300餘輛,其中小轎車10餘輛,客、貨車60餘輛,機車100輛,三輪車、拖拉機100餘輛。家家裝有程控電話,擁有手機100餘部。
村莊建設 建國前,村內街道狹窄,雨天道路泥濘,村民住房多以土木結構為主,人均住房面積3平方米左右。 70年代,逐漸由磚石結構代替,80年代後期,村里進行了統一規劃, 建新房必須兩層以上樓房式建築。1993年,村里開通了8條街道,並進行了硬化、綠化、鋪設了下水道,使村民徹底告別了“晴天路不平,雨天路泥濘”的狀況。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49年, 全村共有3名黨員,隸屬於察莊支部。1978年,成立分支部,劉德運任分支部書記。1983年,成立村支部。全村現有黨員30名,解德卿任村支部書記。多年來,村支部重視自身建設,帶領民眾勤勞致富,在民眾當中有較強的戰鬥力和號召力,連續多年被地、縣、鄉評為先進黨支部。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 1954年全村成立4個互助組,1955年成立3個初級社,1956年成立高級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隸屬於察莊大隊,下設4個生產隊。1978年成立生產大隊,劉章聚任大隊長,下設12個生產隊。1983年成立村委會,馬相卿任主任,下設12個村民小組。 2000年,舜王城村民委員會由5人組成,主任解德卿,副主任劉保雙,委員彭保民、劉昌敏、劉希禮。劉昌敏兼任民兵連長,劉希禮兼任治保主任,彭保民兼任調解主任,劉同平任婦女主任,宋愛榮任計畫生育專職主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