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狹義的"舊孟津"是指孟津故城,在今孟津縣會盟鎮的老城村。從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黃河水患,縣治由孟津渡(今會盟鎮花園村)遷至今孟津老城;曆元、明、清、民國、建國初,孟津縣城駐地一直未曾變動。明末清初期間有明清兩朝禮部尚書、著名書法家王鐸就曾在此居住。現有旅遊景點王鐸故居供人們參觀,欣賞其書畫。1959年縣治由老城遷長華(今城關鎮),所轄地稱老城鄉,1994年5月撤鄉建立會盟鎮(駐地陸村),鎮名源於“八百諸侯會盟津”的歷史典故。
廣義的“舊孟津”是指史籍上“孟津”(盟津)。以周武王會八百諸侯於孟津渡而得名(《史記.殷本紀第三》、《史記.周本紀第四》有載)。孟津據《尚書"禹貢》注“孟為地名,在孟置津(即渡口),謂之孟津”。與孟津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主要發生在今會盟鎮轄區及周邊區域。1955年之前的“孟津”,轄區主要在今西起橫水、小浪底,東至至扣馬,南抵長華、老城的黃河南岸的狹長區域;甚至還包括黃河北岸的部分地區。1955年11月,為支援洛陽工業建設,發展洛陽市,國務院決定,撤銷洛陽縣。建置撤銷後,所轄之地分割給洛陽市、偃師縣、孟津縣、宜陽縣。其中,一區(麻屯)、二區(海資)、三區(平樂)、十一區(鳳台)歸孟津縣。轄區一直至今未變。
分界之爭
洛陽占有“最早提出”、“傳統認定”和“寫入課本”的優勢,但在黃河中下游分界之爭中,聲勢上現在處於劣勢。
課本上的定論
翻看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第三冊地理課本,在第五章第三節講到“黃河”時,把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確定為“舊孟津”。我市一些專家說,舊孟津是指會盟鎮,在今孟津縣城東部。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編輯室高俊昌主任說,黃河中下游分界為舊孟津的說法是地理學界幾十年來一直沿用的觀點。每次在審定教材的時候,專家們都沒有對此提出過異議。
“徒步考察黃河第一人”楊聯康也認為,以孟津分界黃河中下游更合適。1981年7月21日,楊聯康開始從黃河發源地徒步考察黃河,歷時315天,行程5500多公里,經過了7個省、2個自治區的108個縣,收集了有關黃河的大量第一手資料。
爭論四起
在河南省志第四卷《黃河志》的第一章,“河流特徵”部分寫道:“自河源至內蒙古的‘托克托’,為黃河上游;自‘托克托’至河南鄭州‘桃花峪’,為黃河中游;自‘桃花峪’以下至山東‘墾利’河口為黃河下游。”把黃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點確定為黃河南岸鄭州市滎陽的“桃花峪”。
河南省社科院的一篇論文則表示,根據地貌特徵變化明顯、“地上懸河”起點以及第一條自流渠出現這3把標尺,衡量出焦作市武陟縣的嘉應觀為最符合標準的黃河中下游分界。
除此之外,根據“區域地質環境和河谷地貌特徵”,還有專家提出“鄭州花園口”是中下游的分界。還有一些水利工作者根據“河流特性”提出“三門峽”為中下游分界線。
暗流涌動
儘管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的討論和爭議不斷,但一些地方已經先走一步。
早在本世紀初,滎陽便借中國三大階梯地形的一、二級交接點地勢,在山地平原銜接的桃花峪建起了21米高的黃河中下游分界碑,碑體外部呈H形,意為“黃河”漢語拼音首個字母。碑基座東北-西南方向呈一道裂縫,將兩側的土地分割為“黃河中游”和“黃河下游”,給了遊客們“腳踏黃河中下游”的機會。
還有省社科院研究員在研究後通過一系列論證,為黃河北岸焦作市武陟縣的嘉應觀“正名”,並提出了其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的旅遊發展指導思想。 據 洛陽網
教科書如是說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河口鎮為上游,河口鎮到河南舊孟津為中游,舊孟津到入海口為下游。
---摘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八年級地理上冊45頁,商務印書館,星球地圖出版社,新華書店發行。
《尚書·禹貢》如是說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地理著作《尚書·禹貢》就談到古孟津
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 於厎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 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 河,入于海。
譯文:疏導黃河,從積石山開始,到達龍門山;再向南到達華山的北面;再向東到達底柱山;又向東到達孟津;又向東經過洛水與黃河會合的地方,到達大伾山;然後向北經過洚水,到達大陸澤又向北,分成九條支流,再合成一條逆河,流進大海。
通常認為,《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河道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黃河河道。這條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夾束于山谷之間,幾無大的變化。在孟津以下,匯合洛水等支流,改向東北流,經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匯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陸澤中。然後分為幾支,順地勢高下向東北方向流入大海。人們稱這條黃河河道為“禹河”。
界點標誌
黃河在孟津流經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峽谷進入華北平原。孟津是地理學界公認的黃河中下游分界點,古往今來地理典籍和教科書對此均有明確記載。2010年4月,孟津縣決定在典籍定論的“舊孟津”(原孟津縣城)附近河段興建黃河中下游地理分界標誌塔和黃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題公園。目前竣工的一期工程黃河中下游地理分界標誌塔及主題廣場於2010年9月動工,歷時6個月建成。工程占地面積35000平方米。其中,黃河中下游分界標誌塔高54.64米,寓意黃河總長5464公里。塔座四周分別設定了伏羲畫卦、大禹治水、諸侯會盟、浪底飛瀑四塊大型浮雕,展示了博大厚重的黃河歷史文化。廣場入口處設定了寬9米、高2.4米的天然巨石,正面鐫刻了“黃河中下游地理分界碑”,背面鐫刻了黃河流域圖和說明文字。紀念廣場和標誌塔坐落在洛陽黃河公路大橋西側,與寬闊雄渾的黃河、萬羽競翔的國家濕地保護區、紀念人文之祖伏羲的龍馬負圖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陵園、明清書法家王鐸故居交相輝映,形成了洛陽北線孟津黃河文化旅遊的新亮點。
黃河流域
上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占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占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占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孟津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占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係,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下游
河南孟津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懸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淨造陸地25至31平方公里。
歷史事件
1.龍馬負圖、伏羲畫卦
為龍馬負圖處、伏羲畫卦地,有“河圖之源、人文之根”之說。今有洛陽旅遊景點龍馬負圖寺。
2.八百諸侯會盟津,史稱“孟津觀兵”
《史記.殷本紀第三》載
西伯既卒,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爾未知天命。”乃復歸。
《史記.周本紀第四》載
武王即位,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之徒左右王,師脩文王緒業。
九年,武王上祭於畢。東觀兵,至於盟津。為文王木主,載以車,中軍。武王自稱太子發,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專。乃告司馬、司徒、司空、諸節:“齊栗,信哉!予無知,以先祖有德臣,小子受先功,畢立賞罰,以定其功。”遂興師。師尚父號曰:“總爾眾庶,與爾舟楫,後至者斬。”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復於下,至於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雲。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歸。
3.武王伐紂(渡河處)
《史記.殷本紀第三》載
紂愈淫亂不止。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比干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強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剖比干,觀其心。箕子懼,乃詳狂為奴,紂又囚之。殷之大師、少師乃持其祭樂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紂。(註:大軍從盟津渡河)紂亦發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紂兵敗。紂走入,登鹿台,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白旗。殺妲己。釋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令修行盤庚之政。殷民大說。於是周武王為天子。其後世貶帝號,號為王。而封殷後為諸侯,屬周。
《史記.周本紀第四》載
居二年,聞紂昏亂暴虐滋甚,殺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師疵、少師彊抱其樂器而餎周。於是武王遍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師畢渡盟津,諸侯鹹會。曰:“孳孳無怠!”武王乃作太誓,告於眾庶:“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故今予發維共行天罰。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於商郊牧野,乃誓。武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曰:“遠矣西土之人!”武王曰:“嗟!我有國冢君,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稱爾戈,比爾乾,立爾矛,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紂維婦人言是用,自棄其先祖肆祀不答,昬棄其家國,遺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維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俾暴虐於百姓,以奸軌於商國。今予發維共行天之罰。今日之事,不過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夫子勉哉!不過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勉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羆,如豺如離,於商郊,不御克餎,以役西土,勉哉夫子!爾所不勉,其於爾身有戮。”誓已,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陳師牧野。
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距武王。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大卒馳帝紂師。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武王馳之,紂兵皆崩畔紂。紂走,反入登於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於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諸侯,諸侯畢拜武王,武王乃揖諸侯,諸侯畢從。武王至商國,商國百姓鹹待於郊。於是武王使群臣告語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遂入,至紂死所。武王自射之,三發而後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鉞斬紂頭,縣大白之旗。已而至紂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經自殺。武王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玄鉞,縣其頭小白之旗。武王已乃出復軍。
其明日,除道,脩社及商紂宮。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驅。武王弟叔振鐸奉陳常車,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散宜生、太顛、閎夭皆執劍以衛武王。既入,立於社南大卒之左,右畢從。毛叔鄭奉明水,衛康叔封布茲,召公奭贊采,師尚父牽牲。尹佚筴祝曰:“殷之末孫季紂,殄廢先王明德,侮蔑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顯聞於天皇上帝。”於是武王再拜稽首,曰:“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武王又再拜稽首,乃出。
4.伯夷叔齊扣馬諫
《史記 伯夷列傳》載
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其傳曰: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由此觀之,怨邪非邪?
5.漢高祖劉邦絕河亡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