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發行處;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平裝: 134頁
開本: 24開
ISBN: 7200046701
條形碼: 9787200046700
尺寸: 18.4 x 21.5 x 1.2 cm
重量: 259 g
作者簡介
陳志農,蒙古族人,1912年生於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剪紙研究會會員。從十七歲即加入中國畫學研究會,在六十餘年的藝術生涯中,剪紙、速寫、漫畫、漢石刻畫像、山水畫等方面均有相當成就。
內容簡介
本書由陳志速寫剪紙——《舊京百影》,其提供內容有:串街小販、食攤茶棚、作坊苦力、集市廟會、民情市俗、賣藝生涯、陳規陋習、乞丐貧民、寺院僧道 、市井閒人等。
媒體評論
書評
一個老北京的情懷
民國元年我出生在北京一個家境衰敗的蒙古族家庭。父親名景文,當時在日本人辦的三井洋行當中文打字員。他接觸到社會上一些新思潮,經常和朋友一起議論國事。後來,父親因為向抵制日貨的愛國運動捐款而遭解僱,家境便更加艱難。
我是在北京第五高等學校讀的高小。一九二五年我十三歲,到御醫李秀生大夫家當學徒。每天除背誦艱澀難懂的《傷寒論》、《金匱要略》、《黃帝內經》外,還要乾[ 掃天刮地兒、鋪炕疊被兒、做飯做菜兒] 的雜活兒。我不喜學醫,十六歲便離開了李大夫家。此後的五年中我一直沒有工作,便靠給商店畫廣告、設計包裝掙錢養家。
一九三三年,我考入了地質部新生代研究室做繪圖員。除繪製大量古生物化石外,還為北京周口店猿人頭骨複製著色,得到中外考古家的肯定。
為了謀生,我先後在輔仁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兼職,當過新華中學美術教員。一九四一年我又轉到巴黎大學北平漢學研究所任畫師,負責編審漢代石刻畫像全集兩部,並摹繪數百幅漢代石刻畫。到一九五四年我轉到中國美術研究所時,已經是是年以後的事了。
在漫長的歲月里,為了生計,我乾過多種工作,但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熱愛的藝術,堅持在剪紙和繪畫方面做不懈的探索,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回想起來,這和我所受到的各方面的影
響是分不開的。
我的母親鮑氏善於刺繡,花樣多是自己畫的,配線鮮亮而雅致。有時衣服破了,她會依洞繡上一朵小花或一隻昆蟲。她還經常剪些窗花貼在窗戶上,使貧困的生活添一番樂趣。她不但心靈手巧,而且非常和善,街坊來求花樣,她總是樂於幫忙。受母親的影響,我從十三歲我從十二三歲也開始學著鉸些花樣。而到街頭畫速寫及臨摹古畫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我的兩位舅舅和四姨都會書畫,尤其四姨對我的影響極深。她的國畫筆法簡潔,內容高雅純淨,就像她的人品。她送我的《踏雪尋梅圖》一直貼在我住室的隔扇牆上。我從事剪紙藝術的工具一把小剪子就是敬愛的四姨送的。
小時候,胡同西口有一戶人家蓋房,磨磚對縫的舊式樓房,畫匠師徒在門道兩邊牆上和影壁上繪畫古裝仕女、樓台、山水的壁畫。我每天就泡在那裡看他們畫畫,從粉本落稿,到落墨著彩,最後到上油等各道工序,以及工具的使用等等,都一一看在眼裡記在心中。現在回想起來,這幾幅壁畫堪稱民間美術的傑作。當時北京有瓷器作坊,我也常去那裡看畫師在瓷瓶素胎上畫畫兒,有時師傅也讓我在上面畫上幾筆山水花鳥。
我還喜歡蒐集煙盒裡的[ 洋畫]兒,如[ 頂球] 、[ 翠鳥]、[老刀]、[ 小粉包] 等各種牌子的香菸[ 洋畫兒] 。我還蒐集各種年曆,這些年曆多採用中國式的立幅中堂、四條屏等,有《八仙過海》、《麻姑獻壽》、《仙山瓊閣》等工筆重彩畫,下面是日曆。有一四條屏的山水畫,是上海名畫家胡伯翔所畫,色彩精美,法兼中西,清新可喜。我從這些年曆畫中也受到很大啟發。
……
目錄
串街小販
食攤茶棚
作坊苦力
集市廟會
民情市俗
賣藝生涯
陳規陋習
乞丐貧民
寺院僧道
市井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