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 jǔ zhǐ zì ruò
釋義 自若:象原來的樣子。舉動不失常態。形容臨事鎮定,舉動不失常態。
出處 《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將發,與諸將宴集,命取水,忽變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舉止自若。”
典出《唐鑒·卷二·高祖下》。
典故 唐高祖李淵武德初年,太子洗馬魏徵屢次勸諫太子李建成早日除掉秦王李世民(李淵次子),免生後患。太子雖然心領神會,也做了不少舉事的準備,終因猶疑遲延時日,錯過了時機,釀成禍患。秦王李世民果斷髮動了“玄武之變”,將太子李建成及其同黨齊王李元吉(李淵四子)一同殺死。高祖李淵迫於形勢,只好頒旨立李世民為太子。事態平息後,太子李世民對原東宮侍奉李建成的一班舊臣逐一進行了審查。當召見魏徵時,李世民非常生氣地斥責道:“你為什麼老是離間我們兄弟的關係?”眾大臣見太子動怒,都為魏徵提心弔膽。而魏徵卻泰然自若(舉止自若)地說:“建成太子如果早聽我的話,一定不會有今天的殺身之禍。”李世民向來就十分敬重魏徵的耿直品德,對他的傑出才能也很重視。魏徵雖然當著眾官的面頂撞了他,他不但不惱,反而對魏徵態度和藹很禮貌,並把魏徵封為諫議大夫。魏徵看到李世民胸懷開闊,不記前嫌待人十分誠懇,便決心輔佐他。成語“舉止自若”、“舉止自如”、“泰然自若”便源於李世民不記前嫌,誠懇厚待魏徵的故事。
相關詞條
-
德量
解釋: 1.道德涵養和氣量。出處《世說新語·雅量》“顧看簡文,穆然清恬” 南朝·梁·劉孝標註:“帝(簡文)舉止自若,音顏無變, 每以此稱其德量。”示例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其為相,務以厚重鎮止浮競,時人稱其德...
解釋: 出處 示例 -
黃權[三國時期蜀漢將領]
的下屬官員、侍從都嚇得魂飛魄散,而黃權卻舉止自若。後來,黃權領益州刺史...,在道路上交錯賓士,黃權的下屬官員、侍從都嚇得魂飛魄散,而黃權卻舉止自若。後來...
基本資料 人物生平 歷史年表 歷史評價 軼事典故 -
夷然自若
泰然自若談笑自若舉止自若神意自若坦然自若言笑自若意氣自若夷然自若怡然自若...
-
無因
,部伍並驚馳……帝舉止自若。”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對坐論...
-
鎮定自若
神意自若神態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傲睨自若沉痼自若從容自若舉止自若 詳解...
釋義 詳解 -
舉止言談
舉止失措舉止嫻雅舉止言談言談林藪舉止不凡舉止大方舉止自若言談舉止 ...
-
舉止大方
舉止不凡舉止大方舉止自若言談舉止遺哂大方遺笑大方 ...
-
怡然自若
沉痼自若神色自若泰然自若談笑自若怡然自得舉止自若神意自若坦然自若言笑自若...
-
神意自若
沉痼自若神色自若泰然自若談笑自若舉止自若神意自若坦然自若言笑自若意氣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