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世人更加了解安龍乃至黔西南州及周邊地區的歷史,充分發揮《興義府志》這部地方史志奇葩應有的特殊價值。安龍將《興義府志》的校注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歷史文化工程抓緊抓實,於2007年啟動《興義府志》的校注工作,邀請省內史志專家參與校注。在此期間,安龍縣內多家企業、單位幹部職工等紛紛解囊捐助,使《興義府志》的校注工作順利推進。
《興義府志》(校注本)以民國四年(1915年)貴陽文通書局鉛印本《興義府志》為底本,以歷代纂修的《貴州通志》、貴州重要歷史文獻及《華陽國志》、《水經注》、《史記》、《漢書》、《後漢書》、《明史》、《清史稿》等有關文獻作互校。對原志中的生僻字詞、典故、典章制度、有關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著述扼要注釋,糾正原志中的記述錯誤,考證相關史實、補充有關史料。
經過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兩年多來的辛勤努力,《興義府志》(校注本)於2009年11月12日以一個嶄新的面容出版問世,通過校注後的《興義府志》全書分上、下兩冊出版,共250萬字,作為彌足珍貴的史料典籍。《興義府志》(校注本)的出版發行,將更進一步展現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