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屬種: Pinus hingganensis
屬名: 松屬 Pinus
科名: 松科 Pinaceae
屬種名定名: Pinus hingganensis H. J. Zhang
[ 形態特徵與分布 ]
興安松
Pinus hingganensis H. J. Zhang
形態特徵:喬木,可達20米,胸徑達50厘米;樹皮灰褐色,鱗狀裂,樹冠塔形或卵圓形,小枝粗壯,淡黃褐色,有密黃色長柔毛;冬芽淡褐色,圓錐形,先端尖。葉5針一束,較柔軟,稍扭曲,長(6)8.5-10厘米,徑1-1.2(1.4)毫米,邊緣有疏細鋸齒,上面無氣孔線,下面每側有3-4(5)條氣孔線,橫切面近三角形,皮下層細胞單層,樹脂通常3個,2個生於上面,多中生,稀邊生,有時在下面角部還有1樹脂道,中生;葉鞘早脫落。球果直立,圓錐狀卵形,長5-8厘米,徑3-4.5厘米,成熟後不張開或微張開,種鱗上部較厚,下部較薄,寬楔形,鱗盾紫褐色,寬菱形或寬三角狀半圓形,有疏短毛,鱗臍明顯,褐色,種子生於種鱗腹面基部的凹槽中,不脫落,褐色,倒卵形,長約0.8-1厘米,徑5-8毫米,無翅。花期6月下旬,種子在第二年9-10月成熟。
分布中國(東北、內蒙古)。
生態習性及繁殖法:中性偏陽性樹種,但幼齡耐庇蔭,耐寒,喜濕潤,對土壤要求不苛,但以土層深厚、濕潤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生長最好。用種子繁殖。
經濟價值:木材輕軟,可供建築、家具等用;種子可食或榨油。因耐寒性很細。對土壤要求不苛,可做為大興安嶺寒冷山區的造林樹種,唯不耐乾旱,在推廣上就注意選地;也可做為庭園觀賞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