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與足下,既有前盟舊要,申之以討亂之誓,愛過夷、叔,分著丹青,謂為旅力同仇,足踵齊、晉,故解印釋紱,以北帶南,分割膏腴,以奉執事,此非孤赤情之明驗邪?豈寤足下棄烈士之高義,尋禍亡之險蹤,輒而改慮,以好易怨,盜遣士馬,犯暴豫州。始聞甲卒在南,親臨戰陣,懼于飛矢迸流,狂刃橫集,以重足下之禍,徒增孤子之咎釁也,故為薦書懇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詐,謂天罔可吞,豪雄可滅,果令貴弟殞於鋒刃之端。斯言猶在於耳,而足下曾不尋討禍源,克心罪己,苟欲逞其無疆之怒,不顧逆順之津,慝怨害民,騁於余躬,遂躍馬控弦,處我疆土,毒遍生民,辜延白骨。孤辭不獲已,以登界橋之役。是時足下兵氣霆震,駿馬電發,仆師徒肇合,機械不嚴,強弱殊科,眾寡異論,假天之助,小戰大克,遂陵躡奔背,因壘館。此非天威諶,福豐有禮之符表乎?足下志猶未厭,乃復糾合餘燼,率我蛑賊,以焚渤海。孤又不獲寧,用及龍河之師。羸兵前誘,大軍未濟,而足下膽破眾散,不鼓而敗,兵眾擾亂,君臣並奔。此又足下為之,非孤之咎也,自此以後,禍隙彌深,孤之師旅,不勝其忿,遂至積屍為京,頭顱滿野。愍彼無辜,未嘗不慨然失涕也。後比得足下書,辭意婉約,有改往修來之言。仆既欣於舊好克復,且愍兆民之不寧,每輒引師南駕,以順簡書。弗盈一時,而北邊羽檄之文,未嘗不至。孤是用痛心疾首,靡所錯情。夫處三軍之帥,當列將之任,宜令怒如嚴霜,喜如時雨,臧否好惡,坦然可觀。而足下二三其德,強弱易謀,急則曲躬,緩則放逸,行無定端,言無質要,為壯士者固若此乎!既乃殘殺老弱,幽土憤怨,眾叛親離,瞭然無黨。又烏丸、貊,皆與足下同州,仆與之殊俗,各備迅激怒,爭為鋒銳;又東西鮮卑,舉踵來附。此非孤德所能招,乃足下驅而致之也。夫當荒危之世,處干戈之險,內違同盟之誓,外失戎狄之心,兵興州壤,禍發蕭牆,將以定霸,不亦難乎!前以西山陸梁,出兵平討,會麴義余殘,畏誅逃命故遂住大軍,分兵撲盪。此兵,孤之前行,乃界橋搴旗拔壘,先登制敵者也。始聞足下鐫金紆紫,命以元帥,謂當因茲奮發,以報孟明之恥,是以戰夫引領,竦望旌旆,怪遂含光匿影,寂爾無聞,卒臻屠滅,相為惜之。夫有平天下之怒,希長世之功,權御師徒,帶養戎馬,叛者無討,服者不收,威懷並喪,何以立名?今舊京克復,天罔雲補,罪人斯亡,忠乾翼化,華夏儼然,望於穆之作,將戢干戈,放散牛馬,足下獨何守區區之土,保軍內之廣,甘惡名以速朽,亡令德之久長?壯而籌之,非良策也。宜釋憾除嫌,敦我舊好。若斯言之玷,皇天是聞。(《魏志·公孫瓚傳》注引《漢晉春秋》)
相關詞條
-
公孫瓚[東漢末年占據幽州一帶的軍閥]
公孫瓚(?—199年),字伯圭(出自《劉寬碑陰》 ,《三國志》等文史多作伯珪,公孫瓚為劉寬門生,參與了劉寬的葬禮,碑陰為當時人甚至本人簽名,故當從碑)其...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 軼事典故 藝術形象 -
公孫瓚簡介
袁紹 劉備 曾效力過的勢力 東漢 公孫瓚 劉虞 公孫瓚 - 簡明歷史傳記 公孫瓚,書佐出身,靠自己的才能逐步作到中郎將...公孫瓚 公孫瓚 - 個人檔案 個人資料 性別 男 籍貫 [幽州...
-
公孫瓚
公孫瓚(?—199年),字伯珪,遼西令支(治今河北遷安市)人,出身貴族。因母地位卑賤,只當了郡中小吏。他貌美,聲音洪亮,機智善辯。涿郡劉太守很賞識,將女...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 軼事典故 藝術形象 -
公孫
足太陰脾經穴。在足內側緣,當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足太陰脾經的絡穴.介紹西姓氏公孫的起源、分布、名人、典故等。得姓始祖:黃帝軒轅。黃帝是少典的兒子,姓公...
姓氏源流 遷徙分布 歷史名人 郡望堂號 姓宗祠通用對聯 -
公孫攢
公孫瓚(?-199)字伯珪,漢族,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東漢末年獻帝年間占據幽州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
概述 事件 -
文則[東漢末年公孫瓚部下將軍]
文則,公孫瓚部下。公元198年(漢獻帝建安三年),袁紹直接攻到了易京城門前,公孫瓚派他的兒子公孫續向黑山賊求救,又想親自率兵衝出重圍,占據西南山,仰仗黑...
概述 相關記載 -
公孫姓
公孫姓:漢族複姓之一。據傳,源於5000多年前的華夏時代,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28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
起源 始祖 遷徙 分布 郡望堂號 -
公孫僑
子產(?—公元前522年),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姬姓,公孫氏,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謚成 。他是鄭穆公之孫,前554年為卿,前543年執政,先...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親屬成員 -
二公孫陶四張傳
《二公孫陶四張傳》是西晉時史學家陳壽創作的一篇傳。
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