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遠一號

致遠一號

“致遠一號”飛艇是由上海交通大學研發的平流層飛艇。2009年11月8日首飛成功。

飛艇介紹

致遠一號致遠一號

“致遠一號”飛艇是由上海交通大學研發的平流層飛艇。2009年11月8日首飛成功。平流層飛艇的技術演示驗證飛艇,其最終目標是建設真正的平流層飛艇。平流層飛艇是工作在臨近空間(一般指距地面20~100 km)低層的飛行器,它既是對“太空飛行器”的挑戰,也是對“航空器”的挑戰,積極發展平流層飛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致遠一號” 飛艇包括總體與氣動等十大分系統。 與常規、傳統的飛艇比較,它具有低阻氣動外型,以燃料電池作為飛艇主能源並與備份鋰離子電池構成飛艇能源系統,同時在小推重比情況下的實現飛行控制,實現了飛艇的垂直起飛與降落。

研製背景

早在12年前,交大就有研製平流層飛艇的理想;“飛艇工程”不僅仍是交大人孜孜不懈的追求,更是校爭取國家高分重大專項的“臨門一腳”。交大是否能射入這一“球”,“飛艇工程”至關重要。

1996年,在上海市科委提供資助下,上海交通大學進行了平流層飛艇通信的可行性預研,開始跟蹤國際上平流層項目研究開發情況;1999年開始涉及平流層飛艇平台領域的研究;2005年1月,學校在“教育部空天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基礎上成立了“空天科學技術研究院”,集全校之力,整合原有平流層平台的基礎和力量,將近空間觀測系統作為空天科學技術研究院的三大發展方向之一。

2008年2月26日,空天科學技術研究院召開誓師大會,“飛艇工程”正式啟動。校前黨委書記王宗光親自為飛艇命名“致遠”,它源於江澤民同志為交大110周年校慶的題詞“思源致遠”。希望飛艇工程隊能夠繼承致遠精神,不斷探索鑽研,最終達到實現臨近空間高度的目標。

2009年3月17日,13米驗證艇在蘇州成功進行了首飛,驗證了“致遠一號”飛艇的導航與飛控、數傳與測控、手持遙控器等方面的工作狀態和功能指標;4月初,驗證艇在交大進行進一步飛行試驗。目前,“致遠一號”飛艇的研製已進入第二階段,計畫於2009年7月試飛。

研發設計

“致遠一號”飛艇“致遠一號”飛艇

上海交通大學一直有研製平流層飛艇的理想,是國內最早開展開發平流層資源研究的單位,有一支包括總體設計、結構設計、氣動力學、飛行測控、能源、高空電機、材料開發等比較完整的研究開發隊伍。

技術演示驗證飛艇方案的設計結合了國家對開發臨近空間領域資源的需求,以目前對平流層飛艇的認識為基礎,總結了上海交通大學以及相關研究單位多年來在平流層飛艇領域的研究成果,目標是繼續深入開展臨近空間飛行器的研究,開發建立工程化的基礎。技術演示驗證飛艇系統主要包括技術飛艇系統、地面飛行測控系統以及地面維護系統三大部分。設計方案中展示了平流層飛艇概念所需要關鍵技術和指標,同時基於可實現的角度考慮,在某些方面儘量利用成熟的低空飛艇設計和製造技術,以達到對平流層飛艇系統關鍵技術的探索和保證本系統在設計、製造和飛行過程中的安全。

飛艇參數

飛艇參數如下:
飛艇工作飛行高度:600m
飛艇最大飛行高度(氣壓高度):800m
飛艇氣囊長度:25m
飛艇氣囊容積:750m
飛艇最大抗風能力:12m/s
飛艇最大可飛行風速8m/s
飛艇滯空時間:4小時

首飛成功

首飛成功首飛成功

2009年11月8 日, 陽光燦爛,微風習習。 寶山區“致遠一號”飛艇試飛基地。臨時搭起的簡單“觀禮台”前坐滿嘉賓,台前台後還圍著等待觀禮的人群。在眾人的矚目下,“致遠一號”飛艇徐徐出庫,在眾多試驗人員的控制下,抵達起飛點。
“致遠一號”飛艇在地面科研人員的操縱和指揮下緩緩升起,現場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由上海交通大學自主研製的“致遠一號”飛艇首次校內飛行試驗開始。

二十分鐘後,“致遠一號”已經垂直升至400米高空。隨著總指揮段登平教授發出指令,“致遠一號”開始由人工操控轉為自主飛行,並在空中平穩地作直線飛行、轉彎、盤鏇、“8”字型繞圈等飛行表演。一個小時後,“致遠一號”接到返回指令,開始緩緩下降,隨後準確降落在指定地點。
試飛總指揮段登平教授激動地報告:致遠一號圓滿完成首次試飛任務。現場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

套用

國家安全方面,可用於凝視偵察、戰區移動通信、預警、電子對抗等領域;在民用方面,可用於高解析度對地觀測、測繪製圖、寬頻移動通信、長期定點監測、應急快速回響等。“致遠一號”作為平流層飛艇的技術演示驗證飛艇,主要包括飛艇系統、地面飛行測控系統以及地面保障系統三大部分。
開發工作的基礎是基於實踐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重大專項的論證技術思路、交大對平流層飛艇多年的認識和理解,以及較長時間參與低空飛艇設計製造、飛行工作的經驗積累。所以,在“致遠一號”的系統設計中儘可能展示平流層飛艇的關鍵技術和指標,在某些方面儘量利用成熟的低空飛艇設計和製造技術,以達到對平流層飛艇系統關鍵技術探索的目的。

意義

“致遠一號”飛艇演示驗證了平流層飛艇的關鍵技術,它對提升我校在平流層飛艇研究領域的技術水平和國內外影響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我校爭取國家重大專項任務奠定基礎。“致遠一號”飛艇工程實現了學校搭建空天多學科交叉平台、建設空天院的宗旨,凝聚了校內相關院系研究力量,並整合了校前期飛艇研究的相關工作基礎;探索了一種校針對國家重大工程任務的創新型科研模式,即以理論研究和工程實施相結合的團隊組織形式和任務目標管理的實施方式;也培養了一支在該領域具有領先水平的創新團隊。

平流層飛艇技術意義重大,任重道遠。“致遠一號”飛艇只是一個開始,上海交大將繼續對平流層飛艇關鍵技術進行深化研究,力爭早日研製出真正進入平流層的飛艇。

評價

馬德秀代表學校向各位來訪的市領導表示感謝馬德秀代表學校向各位來訪的市領導表示感謝

上海市科委主任壽子琪,上海市城鄉建設與交通委員會發展中心主任江綿康,上海市城鄉建設與交通委員會發展中心信息中心主任孫建中,上海經濟信息委信息安全處處長姚麗鏇,原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王宗光,校副校長張文軍、林忠欽,黨委常委李建強以及學校相關的機關部處與學院的領導、專家蒞臨試驗現場指導工作。領導、專家們觀看了飛行試驗,並聽取了由“致遠一號”飛艇工程總指揮段登平教授所作的工作匯報。大家對致遠一號的成功試飛表示熱烈的祝賀,並給以高度評價,也對此項研究的下一步發展寄予厚望。
江綿康主任認為,交大應該繼續深入研究真正進入平流層時飛艇的技術難點,同時對“致遠一號”飛艇進行完善並考慮如何套用的問題。壽子琪主任表示,上海政府應該大力支持對接國家重大專項的工作,建議政府支持交大對平流層關鍵技術的研究工作,同時幫助交大解決“致遠一號”飛艇套用的問題。
馬德秀代表學校向各位來訪的市領導表示感謝,對“致遠一號”飛艇飛行試驗的成功表示祝賀,她同時強調:“致遠一號成功首飛,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馬德秀指出,致遠一號飛艇是研製平流層飛艇的第一步,為了能夠更好的繼續平流層飛艇的研製工作,學校應該考慮建立出一套能夠適應工程項目的教師、學生管理模式。並希望政府能夠支持交大,交大也願意在政府的領導下作為核心力量參與爭取國家重大專項的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