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故事借一隻在黃金海岸被獵捕的猴子之口娓娓道來,以報告的形式展開。報告的講述者正是故事的主人公紅彼得,它在被獵捕五年之後提交給某科學院一份報告,敘述了自己如何擺脫猴子的天性,最終變成人的成功歷程。
創作背景
卡夫卡習慣於在自己的作品中描述“變形”,人變為蟲,獸變為人,用變形來表現世界的荒誕與精神的異化。由此可看出,卡夫卡創作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表現了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異化現象。《變形記》里的人變成大甲蟲的故事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品。而《致某科學院的報告》則是《變形記》的逆向小說,是一篇以動物為主人公的小說,但它不是寫人變成甲蟲,而是寫一隻猿猴拋棄自己的本性變成人的獨特歷程。
《致某科學院的報告》1917年發表在馬丁·布伯出版的報紙《猶太人》(Der Jude)上,與另一篇同樣以動物為題材的小說《豺與阿拉伯人》一起收納在《兩篇動物的故事》標題之下。
人物介紹
紅彼得,一隻生長在黃金海岸。剛開始時,它被關在一隻窄小的牢固的籠子裡,站不直,也坐不下,經歷了不堪回首的痛苦。從大自然中的自由世界一下子投入到了被人限制的人的世界,它感到窒息、煩悶,凌駕一切之上的只有一個感覺:沒有出路。為了能夠獲得像人一樣的自由,它便從人類那裡學習不習慣、不願意的行為,如學人吐唾沫,學人喝燒酒,學人說“哈羅”。它不僅學習人類語言,還學會了掌握人的文化禮儀。“模仿人類對我來說並無吸引力,我模仿他們的目的只是尋找一條出路而已”,然而到頭來它仍然沒有出路。漸失猿性而獲取人性之後,它並沒有被當成人來看待,而是不斷地被人參觀,不斷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它與人類毫無感情而言,只是生存於人的冷漠的沙漠中,成為人類的玩偶。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這篇報告以輓歌的口氣記下了猿猴摒棄猿的野性趨向人性意識的痛苦歷程。在報告裡看到,這個由於內心的激烈衝突而顯得舉止奇特,在文明世界的雜技舞台上展示過無數成功表演的半人半猿的怪物,原來競有著如此慘痛的蛻變經歷,表現出來的是如此孤獨、憂憤、陰沉。小說寫的是猿猴,但表現的卻是現代社會千千萬萬小人物的生存處境,表達了現代人找不到出路的尷尬、孤獨、陌生和恐懼。
卡夫卡從非人類的角度上來敘事,表面看起來是荒誕不經的,但是這是作者再現人類社會深層真實圖景的一種較為隱晦的手段,是對生活的變形和誇張的描寫。正是這些非人的擬人化以及常人的非人化,豐富了小說的藝術表現力,把非理性的特徵張揚得怪異、扭曲,從而超越了生活的真實而達到了藝術的真實。猿猴在外形上是一隻動物,但它卻擁有人的思想和心理。在人的逼迫下,為了找到出路,它努力擺脫自己的動物本性而趨向人化,但它永遠不能融人到人類世界而生存在兩難的尷尬處境之中,這正是它的悲劇所在。
紅彼得的悲劇是人類異化的一種反向印證,表現了生存在世界上的像猿猴一樣的人類在重重異己力量的重壓下,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悲劇。
跟紅彼得的遭遇一樣,現代人經常會感受到面對巨大而無形的社會約束的無力反抗。紅彼得的故事只是一個縮影,其實所有的社會人都處於強勢的社會影響和強迫的控制之下。人因為不願成為面目相同的人,因為想保留更真實的自我所以抗爭,也因為力量的渺小終會逆來順受去適應社會的規則和標準,順著社會劃定的軌跡成為眾人中的一個,以殘缺不全的自我在人生的路上蹣跚前行。
藝術特色
從藝術的角度上看,這篇小說具有獨特的魅力,它採用動物作報告的寓言式的結構來敘述故事,雖然沒有引人人勝的故事情節和突出的人物性格以及細緻的環境描寫,但故事背後有著深刻的內涵。卡夫卡以獨特的藝術形式表現了現代世界人們所體驗到的各種痛苦感受,把現代人的孤獨感、災難感、無能為力感表達得十分深刻。
作者簡介
弗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紀德語小說家。卡夫卡生於捷克(當時屬奧匈帝國)首府布拉格一個猶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長子,有三個妹妹(另有兩個早夭的弟弟)。自幼愛好文學、戲劇,18歲進入布拉格大學,初習化學、文學,後習法律,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在保險公司任職。多次與人訂婚,卻終生未娶,41歲時死於肺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