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黨玉林市委

2005年12月21日,致公黨玉林市委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主委:許成琰,副主委:梁秀莉、薛麗容、李燕坤、石受瑩。 致公黨玉林市委現有廣西自治區人大代表3人,自治區政協委員1人,玉林市人大代表7人,玉林市政協委員16人,其中常委6人,縣(市)區級人大代表3人,其中副主任1人,常委2人,政協委員25人,其中副主席3人,常委6人。 2005年在玉林市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上,黨員麥春芳牽頭提出的“關於加大力度整治玉林轄區七縣(市)區江河沿岸污染”的議案,被定為唯一的重點議案,並形成人大決議,受到中共玉林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視。

1984年5月致公黨玉林市委五人小組成立;1986年8月成立支部;1994年1月致公黨玉林市委籌備委員會成立;1995年5月致公黨玉林(縣級)市委會成立;1999年12月23日致公黨玉林(地級)市委會,由原玉林(縣級)市委會、致公黨北流市委會、致公黨容縣委員會組建成立,第一屆委員會主委:梁書,副主委:李燕坤、石受瑩。2005年12月21日,致公黨玉林市委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主委:許成琰,副主委:梁秀莉、薛麗容、李燕坤、石受瑩。
現有黨員242人,支部11個,黨員中歸僑、僑眷人數占67.5%,港澳 台屬占25%,高級職稱27人,中級職稱159人。致公黨玉林市委會在不斷的壯大發展,思想建設、組織建設、自身建設、參政議政、海外聯誼、社會服務等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
致公黨玉林市委現有廣西自治區人大代表3人,自治區政協委員1人,玉林市人大代表7人,玉林市政協委員16人,其中常委6人,縣(市)區級人大代表3人,其中副主任1人,常委2人,政協委員25人,其中副主席3人,常委6人。參政議政工作是致公黨玉林市委領導班子首抓的工作,成立了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開展“一支部一調研”、“一人一議活動”,充分發揮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全體黨員的積極性,圍繞玉林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人民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建言獻策。每年都有提案被列為玉林市政協重點優秀提案。2002—2004年度被致公黨廣西區委會評為提案選進集體,獲提案一等獎一件,二等獎三件。2005年在玉林市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上,黨員麥春芳牽頭提出的“關於加大力度整治玉林轄區七縣(市)區江河沿岸污染”的議案,被定為唯一的重點議案,並形成人大決議,受到中共玉林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視。
致公黨玉林市委充分發揮黨員的“僑、海”優勢,招商引資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黨員們每年都引進了新的投資項目,五年來共引進20萬美元、200萬港幣、4080萬人民幣的外資在玉林辦廠,安置了一批下崗工人和農村剩餘勞動力,為玉林市的經濟建設貢獻了力量。
黨員們積極參與扶貧助教等社會公益服務工作,通過本黨黨員與海外親友聯繫,得到了玉林籍旅美華人唐紹曾、唐紹禹兩位先生的大力支持,引進了“美國華僑科技教育協會”“認養”貧困鄉村學校圖書館項目,給玉林市60多所鄉村學校圖書室,贈送了各類圖書二萬一千八百六十八冊(套),約值人民幣三十多萬元,從1992年開始,此項活動從玉林延伸到百色、柳州等地區,採用“認養”方式,其表示這項扶貧計畫非一次性,而是海外僑胞對家鄉興辦教育的一項長期資助活動;黨員還成功引進了“港澳區宣道堂中國愛心工程基金會”捐贈10萬元人民幣給貧困農村學校修建校舍;聯繫到深圳市熱心公益事業的覃志堅先生,長期資助20位貧困學生學雜費,黨員們還捐款長期資助10位革命老區品學兼優的特困學生,至他們完成學業。黨員鍾傑在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以自己的玉林市協同醫院為陣地,免費為民義診、送醫送藥,被致公黨中央授予“抗擊非典”先進個人稱號。市委會每年都組織黨員中的醫衛專家,到農村為民服務,擴大了致公黨玉林市委的影響力,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