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至喜亭,始建於宋朝,當時文學家歐陽修被貶任宜昌縣令,峽州太
守朱慶基建此亭後,特委託歐陽修專為此亭作記文,即《峽州至喜亭記》,使此亭成為峽州三大勝境之一。由於戰亂和其他人為的因素,宜昌西壩廟咀古建築群被毀,至喜亭、至喜亭“匾額”和東湖知縣林有席精美的八十個字的長聯均先後被毀。新建的至喜亭飛檐紅柱,重檐三疊,玻璃瓦面,青石雕花欄桿,通高18米,亭分層,樓中設螺旋式樓梯,亭內豎有歐陽修《峽州至喜亭記》及古今詩畫數十幅,登上至喜亭頂層,可飽覽峽口勝景。
至喜亭上西眺可見長江雄姿:峰巒疊嶂中,長江辟開一線通道,直瀉西陵峽口,破門而出,出三游洞旁的峽口後水勢轉平,江面豁然開闊。如今由於葛洲壩的修建,水位抬高了近30米,我們已難以體會當時人們看到峽口水位陡降時的震撼,卻可遠眺南津關外氣勢雄偉的葛洲壩。
名稱由來
歐陽修專門為至喜亭寫有《峽州至喜亭》記。“江出峽始漫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瀝酒再拜,相賀以為更生。”這是船工們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歷盡千辛萬苦,出峽之後心情舒暢的真實描寫。“夫天下之大險至此而始平夷,以為行人之喜幸。”受盡川江顛簸之苦,好不容易才到達夷陵城的舟人,欣喜之情更是溢於言表。亭以“至喜”二字題名,可謂廣泛地吸納民意、體貼民情、表達了民心。
歷史
史稱“川鄂名勝”的峽州至喜亭,原為歐陽修任夷陵縣令時所建,它位於宜昌古城西塞門外江津處,即今鎮江閣附近,於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竣工落成。亭為峽州知州朱慶基所建,記為夷陵歐陽修所作,黃魯直後書。這在當時峽州境內,特別是峽州首縣夷陵城內是一件轟動性的大事件。
永叔人到夷陵,交往的是夷陵人,看見的是風景如畫的夷陵山水,歐陽修不知不覺地感到夷陵山美、水美、人更美。 歐陽修兩次以“至喜”分別命堂和亭,除了舟懼而後喜之外,就是作者至而後喜,再則是讚揚州官朱慶基親政善政和二人志同道合之喜。
《東湖縣誌原序》對歐陽修的《至喜堂記》和《峽州至喜亭記》的歷史功績作了充分的肯定。如果沒有歐公的“兩記”等豐厚的文化遺存,古夷陵的歷史將抽象空泛到難以考證的地步。
由於歷史的久遠,至喜亭被毀。但夷陵人一直不忘歐陽修,歷代官吏多以修復歐公遺蹟為要務。明天順六年(1462年),知州李芳在東山重建至喜亭;弘治五年(1492年),知州陳宣又改建城內學宮儀門外東傍,與“四賢堂”相對。到了清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據《東湖縣誌》記載:東湖知縣林有席題至喜亭“匾額”傍其樓柱,上書一副八十字的長聯:
急峽高崗盤蜀道,自黃牛佐夏,山至此彝,水至此陵,思明德而賽神功,試看天際風帆,片片落迤西一壩;
雄藩重鎮壓荊門,溯白起開秦,郡還改府,州還改縣,履開平而懷往跡,遙指江頭雲樹,人人談至喜有亭。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加大對名勝古蹟的保護和修復力度。1983年,宜昌市政府按仿宋建築模樣,在下牢溪口三游洞望鄉台頂部重建至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