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汗症表現及治療

臭汗症是指帶有臭味的汗而言。一般認為是由於大汗腺分泌物和局部細菌作用功結果。

(1)臨床表現

臭汗症可分為全身性臭汗症與局部性臭汗症兩種。

全身性臭汗症:往往是一種和種族有關的生理現象,也可見於衛生習慣不良者,服食某些食物如蔥、蒜、芥末或某些藥物如麝香等,在個別人中可產生臭汗。

局限性臭汗症;主要發生在腋下、足、會陰,表現為多汗且有臭味,以 腋臭 最常見。

臭汗氣味輕重不同,大多與多汗有關,夏季加重,以青春發育期臭味最濃,隨年齡增長而減輕。

(2)治療

本病對 健康 無影響,輕者不必治療。

注意清潔衛生,常用肥皂清洗患處,勤換衣服,保持皮膚乾燥。

局部臭汗症可外用殺菌止癢類藥物,常用0.1%新潔爾滅溶液、20%氯化鋁液,3-5%福馬林溶液等。

較重的腋臭可考慮切除腋部皮膚或光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