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恐龍

自貢恐龍

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距市中心9公里。自貢恐龍博物館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門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占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5-1.3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被美國《全球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化石遺址

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位於四川省自貢市東北郊約11公里的大山鋪鎮旁,是一個盛產一億六千萬年前的中侏羅世恐龍及其它脊椎動物化石的遺址,是我國最重要的恐龍化石埋藏地,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之一。該遺址最早於1972年發現,1977 年首次發掘,獲得一具較完整的蜥腳類恐龍骨架,1979 年因基建施工化石被大量暴露。1979~1984 年間先後組織三次大規模的清理和發掘,在約2800平方米範圍內獲得恐龍及其它脊椎動物200多個個體的上萬件化石骨骼標本,從中已研究定名了恐龍魚類、兩棲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似哺乳爬行類等18個屬21 個種。估計整個化石群集中埋藏範圍約17000平方米,化石骨骼10 萬塊以上, 被譽為"恐龍公墓"。八十年代中期,在該遺址上修建有我國第一座大型的恐龍遺址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

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具有化石藏量巨大、門類齊全、埋藏集中、保存完整等特點。作為一處罕見的自然歷史遺產,它所產出的化石不僅具有重要的科普教育和旅遊觀光價值,而且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侏羅紀早-中期恐龍化石材料缺乏的空白,對研究恐龍及其相關古動物的系統演化、生理特徵、生活環境等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學價值。

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位於內(江)樂(山)公路旁,分別與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鐵路連通的內(江)宜(賓)高速公路和內(江)昆(明)鐵路也經過此地,並分別設有出口和火車站。該地距成都202公里,距重慶204公里,交通便利。

博物館

簡介

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市東北郊大山鋪恐龍化石發掘現場,距自貢市區11公里。是我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博物館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積為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分館舍、綠化地帶和附屬建築3部分。主體館舍內設有化石埋藏館、中央大廳、化石裝架陳列館、報告廳和恐龍生態環境廳。恐龍埋藏遺址有1900平方米,可見到多種恐龍的骨骼錯落交織,分布在近水平狀延伸的砂岩層中,是巨大恐龍墓地的縮影。在裝架館內,有近10米高的“天府峨眉龍”和多具恐龍的復原骨架組合,以及古脊椎動物化石標本。館舍外形用天然砂岩石塊堆壘而成,使整個建築與恐龍發掘現場相協調,立意新穎,造型獨特,引人入勝。大山鋪發掘的各種恐龍及伴生物化石數以百計,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恐龍動物群”。其中包括了3個綱、11個目、15個科的屬種,既有陸生、水生、兩棲類,又有空中飛行的古脊椎動物;有長達20米的草食長頸椎蜥腳龍、兇猛的肉食恐龍和數量多而完整的短頸椎蜥腳龍,也有僅14米長的鳥腳龍。最珍貴的是目前世界上發掘最早的中侏羅紀劍龍和首次發現的翼龍,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的一段空白。自貢恐龍博物館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

自貢博物館在世界上與美國國立恐龍公園、加拿大恐龍公園齊名,合稱為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

恐龍遺址

恐龍遺址 恐龍遺址

四川自貢是我國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這一帶侏羅紀 (1.35億年-2.1億年前)的陸相地層相當發育,恐龍化石 就埋藏在侏羅紀早、中期陸地層中,而此期的恐龍化石正是世界恐龍研究中的薄弱環節,所以自貢的恐龍化石為世界研究恐龍的演化,提供了豐富的關鍵性的原始資料。

據地質考察,侏羅紀時期,自貢這一帶是開闊的濱湖地帶,氣候炎熱,水草豐茂,大樹參天,是恐龍理想的生活場所,而大山鋪又是風平浪靜的砂質淺灘,在此死亡的以及被河水從遠處搬運來的恐龍屍骸,都被淺灘上的泥沙掩埋起來。屍骸地堆積與泥沙的掩埋交替進行了很長時期,以後再經過一兩億年漫長歲月的積壓,終於形成了今天所見的含化石的砂岩層。

恐龍博物館的外型,很象一座巨大的岩窟,造型奇特美觀,是我國繼西安半坡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館之後修建的又一大型專業性現場博物館。它占地2.5萬平方米,陳列面積3600平方米,分為三層。陳列以大山鋪恐龍化石埋藏現場及出土的恐龍化石為主。展覽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 著重介紹與恐龍相關的基礎知識、如生物進化、化石、地質年代、恐龍的演化與分類等等。

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大山鋪的各類恐龍化石。它們陳列在高大寬敞的裝架廳里,這裡有幾副完整的恐龍化石骨架,其中“天府峨嵋龍”是該廳最引人注目的龐然大物。它的頭被細長的頸支的老高,離地面約10米,全身長約20米,軀體粗大,尾巴很長,四腳著地,昂首挺立。大廳里除了“天府峨嵋龍”之外,還是一具兇猛的能食“天府峨嵋龍”的“建設氣龍”的骨架,但它全身長僅四五米。其他還有進步性與原始性相兼地蜥腳類恐龍-李氏蜀龍,身軀細小,兩足行走的鳥腳類恐龍-多齒鹽都龍,早期的比較原始的劍龍-太白華陽龍,空中飛翔的龍和遨遊水中的兇猛肉食性蛇頸龍等等。

第三部分是恐龍埋葬遺址。這裡向人們展現了大面積的發掘現場。左圖就是“天府峨嵋龍”[點擊放大]看看博物館對它的介紹1979年在自貢大仙鋪發現恐龍群窟,經過整理,共有200多個恐龍個體,其中較完整的骨架18具,如此眾多的恐龍共處一窟,頓時引起世界的關注,之後又陸續發掘出大批珍貴的恐龍化石,成為一個罕見的恐龍化石寶庫。至今自貢已有70餘處發掘出恐龍化石。

據地質考察,這裡曾是恐龍的“極樂世界”。侏羅紀時期,自貢這一帶是開闊的濱湖地帶,氣候炎熱,水草豐茂,比較適合恐龍居住。

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位於自貢市中心東北11公里處,經勘察,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化石富集區達1.7萬平方米,共分為3到4個小層。在僅兩個800多平方米範圍內就發掘出恐龍個體化石近百個,完整和較完整的骨架30餘具。其恐龍動物群包括3個綱、11個目、15個科、近20個種,並出土了一批珍貴的伴生動物化石。

這個化石群中,相當部份是新屬新種,有長達20米的亞洲第二長龍、植食性長頸椎蜥腳恐龍、兇猛的食肉性恐龍、身體矮小的鳥腳類恐龍和極珍貴的原始劍龍,在國內外同地質時代的地層中極為罕見。1987年,在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發掘現場,修建了亞洲最大的恐龍自然博物館,是繼美國、加拿大之後的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被譽為“東方龍宮”。

博物館主館建築遠望如一堆黃色巨石,與周圍中生代殘存植物相映生輝,給人一種遠古洪荒的印象。從大門進去,一步跨過時間千萬載,進入遠石恐龍時代,眼前呈現的是一個蔚為壯觀的史前景象:中央大廳地下室和化石埋藏廳,眾多的動物遺骸,酷似慘遭殺戮後被活埋的“萬龍坑”。所有化石都保持其原始埋藏狀況,這種神奇的自然景觀,令人驚嘆不已。

此外,在發掘現場還發現不少魚類、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及哺乳動物的化石。這些化石也都經過整理,陳列在博物館內的知識廳及標本陳列廳內,展示了侏羅紀恐龍動物群落的生態面貌。

發現考察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龍去,不在此山中,去到自貢市。”1975年,已年近80高齡的楊鍾鍵先生考察了四川自貢後,曾賦詩一首。自貢市地處四川盆地南部,自1915年開始的90多年間,已發現化石埋藏點百餘處,其中最著名的恐龍化石產地是大山鋪。

1972年,地質工程師黃建國和同事在大山鋪北面的公路上發現大山鋪恐龍化石,但當時正值文革,發掘工作沒有展開下去。1979年古脊椎研究所的董枝明為完成中英聯合發掘恐龍化石坑出土了魚類、鱷類、龜鱉類、翼龍、蛇勁龍、恐龍和似哺乳動物爬行類標本多達數萬件,上百具完整的骨骼化石。此地化石之多,以達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董枝明回憶道:“到了現場之後,就像刨紅薯一樣,遍地都是化石。”

對於普通中國人來說,自貢的發現使得“恐龍”這個名詞變得不再陌生。1987年,在大山鋪建成了中國第一座恐龍田野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也是亞洲第一座恐龍田野博物館。該館也與美國猶他州的國家恐龍紀念遺址館、加拿大艾伯塔省的省立恐龍公園一道,並稱全世界三大最精緻、現址埋藏的展示場。

自貢大山鋪及四川等地的化石多數由我國著名恐龍專家董枝明先生研究。董枝明認為,自己一生只做過兩件事:一件是幫助、發掘、整理了四川省自貢市的恐龍,為中國第一個恐龍博物館做了些工作;另一件就是參加了1986年中國-加拿大恐龍科學考察隊。

上世紀80年代,西方年輕的一代古生物學人,急需了解東方奧妙神奇的中國,中亞戈壁的化石是他們永遠揮之不去的心頭至愛。而中國學者,渴望得到西方學者的先進經驗和豐富的學科資料。在這中局勢下,展開了中國-加拿大恐龍計畫。

1986年4月,該恐龍考察隊正式簽訂,這是自美國中亞考察團之後60年來東西方最大的一次恐龍發掘計畫。從1987年至1990年的夏季,加拿大和中國出動了超過40位古生物學者和技術人員,動用9輛越野車,在中國準噶爾盆地的單脊龍(Monolophosaurus)、中華盜龍(Sinrapotor)和巨型的中加馬門溪龍(Mamenchisaurus sinocanadorum),為了挖出這一巨獸,考察隊足足用去700多公斤炸藥,歷時3個考察年度。

1990年,隨著考察隊深入到許多地圖尚未標識的地區,好像也在逐漸深入遠古時空。“在距今8000萬年前,一隻2米長的恐龍,正在偷偷地靠近一窩龍蛋時,災難降臨了……”,這就是1923年俄羅斯的古生物學家德魯斯在蒙古大戈壁上發現的一幕,當時的科學家認為它在偷別的原角龍的蛋,於是科學家給他取了很不好聽的名字,叫竊蛋龍(Ovirapot)。柯里在內蒙古巴音滿都呼發現了竊蛋龍的骨骸躺在4個蛋上面,但當這些蛋化石做了蛋殼化石切片分析之後,卻有了一個驚奇的結論:它們為獸腳類恐龍,也就是竊蛋龍自己的蛋,而非此前推測的是偷來的原角龍的蛋。它可能是一位母親,正在孵蛋或產蛋時而死。董枝明和柯里這一發現,終於為竊蛋龍平了反。

出土種類

大山鋪曉龍 Xiaosaurus dashanpensis

勞氏靈龍 Agilisaurus louderbacki

多齒何信祿龍 Hexinlusaurus multidens

鴻鶴鹽都龍 Yandusaurus hongheensis

拾遺工部龍 Gongbusaurus shiyii

太白華陽龍 Huayangosaurus taibaii

四川巨刺龍 Gigantspinosaurus suchuanensis

多棘沱江龍 Tuojiangosaurus multispinus

巴山酋龍 Datousaurus bashanensis

董氏大山鋪龍 Dashanpusaurus dongi

炎齒原頜龍 Protognathosaurus oxyodon

川城自貢龍 Zigongsaurus chuanchengensis

李氏蜀龍 Shunosaurus lii

張氏大安龍 Daanosaurus zhangi

東坡文雅龍 Abrosaurus dongpoensis

斧溪峨嵋龍 Omeisaurus fuxiensis

天府峨嵋龍 Omeisaurus tianfuensis

羅泉峨嵋龍 Omeisaurus luoquanensis

楊氏馬門溪龍 Manebchisaurus youngi

粗壯雲南龍 Yunnosaurus ribustus

自貢四川龍 Szechuanosaurus zigongensis

建設氣龍 Gasosaurus constructus

甘氏四川龍 Szechuanosaurus campi

和平中華盜龍 Sinraptor hepingensi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