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以廣大中學生和青年讀者為對象的“美育叢書”
(國家“八五”規劃重點圖書),由美術、音樂舞蹈、其
他藝術三個系列共35本小冊子組成。《自然美欣賞》
是其他藝術系列之一。從形式到內容以新的面目描
繪自然美,將大自然所給予人類的厚賜從物質的層
面上升到精神的層面,是《自然美欣賞》的一大特色。
本書從現象到實質,探究了欣賞自然美時的一
些規律,揭示出現代都市人對大自然的嚮往,自然美
欣賞中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觸景生情、寄情於景、以景
托情、以情繪景的情景交融,從“致用”到“比德”
到“暢神”的發展過程,自然美欣賞中的文化因素,
自然美的幾種表現形態,自然美向藝術美的轉化等
方方面面。
《自然美欣賞》以大自然氣象萬千、變幻莫測的
美為審美研究對象,結合千古流傳的、膾炙人口的、
精彩紛呈的詩、文、詞、畫、遊記,通過對日月星辰、
風雲雨霧、冰雪霰露、春夏秋冬、晨昏晚夜、峰岩崖
谷、江潮湖海、溪瀑泉潭、梅竹蘭菊、松楓荷柳以及
泰山、華山、廬山、黃山、嵩山、衡山、桂林山水、
長江三峽、大漠風光等各種自然現象的美的描述與
分析,將它們各自所獨具的審美魅力呈現於讀者面
前。
本書還給讀者提供了充分的想像空間,使讀者
在結合欣賞自然美的實踐中,不斷充實對自然美欣
賞的審美心胸和情趣,並提高自身的鑑賞水平。
作者介紹
羅筠筠 1959年生,北京
人 1976年畢業於北京育英中
學同年底參軍入伍 1980年
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84年
北京人學哲學系美學專業研究
生1987年畢業後進入中國社
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副研究
員,北京人學博上生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美學
史、套用美學 主要科研成是
有:專著《審美套用學》、《服裝
與室內設計》、《法勢・權術・帝
道》、《自然美欣賞》,合著《現
代美學體系》、《中國通史》(第
十卷)、《美學的研究與進展》,
譯著《什麼是人體工程學》、《藝
術與宗教》等,論文有《近代美
學百年發展線索》、《從功學的
角度看老莊哲學美學思想》、《西
方80年代繪畫的美學審視》、
《中國占代工藝美學理論概觀》、
《孫過庭〈書譜〉中的美學思
想》、《李漁工藝美學四題》、《中
國飲食文化中的審美問題》、《書
藝與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審美情
趣》、《明代審美風尚概觀》、《筆
尖寒樹瘦、墨淡野去輕》、《揮灑
人間情――李德倫傳》、《西方城
市化道路及其美學借鑑》、《嵇康
其人其藝其學》、《關於21世紀
市美文化建構》等
現為中華美學學會會員,中
華美學學:會審美義化委員會副主
任兼秘書長
作品目錄
目 錄
一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現代都市生活中人們對自然
美的嚮往
二 賴諳山水趣,稍解別離情
――情景交融:自然美欣賞的關鍵
三 忘憂共容與,暢此千秋情
――自然美欣賞的過程:致用、
比德 暢神
四 閱景無旦夕,憑欄有今古
――自然美欣賞中的文化因素
五 華葉耀人目,五色難可紀
――自然美的幾種形態
六 筆尖寒樹瘦,墨淡野雲輕
――自然美向藝術美的轉化
七 ��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 自然美分類賞析
1 日月星辰
①地極接穹蒼,西維落太陽――日
②似霜明玉砌,如鏡寫珠胎――月
③磊落星月高 蒼茫雲霧浮――星
2 風雲雨霧
①東風不擇木,吹煦長未已――風
②白雲如有意,萬里望孤舟――雲
③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雨
④雲氣接崑崙 涔涔塞雨繁――霧
3 冰雪霞露
①寒雲垂廣幕,飄霰下天津――雪
②秋荷一滴露 清夜墜玄天――露
4 春夏秋冬
①紅入桃花嫩,春歸柳葉新――春
②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夏
③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一一秋
④冰浮水明滅 雪壓松偃亞――冬
5 晨昏晚夜
①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晨
②落日半亭榭,山影沒壺中――昏
③山虛風落石 樓靜月侵門――夜
6 峰岩崖谷
①危峰曳游雲,嶺月懸曲鉤――峰
②庭際何所有,白雲抱幽石――岩
③落英千尺墮,遊絲百丈飄――崖
④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谷
7 江潮湖海
①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江
②聲驅千騎疾,氣卷萬山來――潮
③鳥影度疏木,天勢入平湖――湖
④水紋天上碧,日氣海邊紅――海
8 溪瀑泉潭
①澗底松常翠,溪邊石自斑――溪
②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瀑
③岩泉萬丈流,樹石千年古――泉
④高樹臨清池,風驚夜雨來――潭
9 花草樹木
①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梅
②始願與金石,終古保堅貞――竹
③幽獨空林色,未蕤冒紫莖――蘭
④晚艷出荒籬,冷香著秋水――菊
⑤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松
⑥好是經霜葉,紅於帶露花――楓
⑦秀色空絕世,馨香竟誰傳――荷
⑧雪壓低還舉,風吹西復東――柳
10 名山勝水
①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
②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華山
③樹色空中斷,泉聲天半聞――廬山
④日際雲頭樹,人間天上山――黃山
⑤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嵩山
⑥萬峰飛舞處,一片大江來――衡山
⑦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桂林山水
⑧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長江三峽
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塞外大漠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