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人們十分諱談這一話題。
2000年以來,中國一些人類精子庫頻發“精源”告急的訊息,捐精者並不踴躍,“庫存”很難滿足求孕需求;而國家規定精子庫每一捐贈者的精液,最多只能用於5名婦女的懷孕;加上需求方數量龐大,導致一些不孕夫婦在醫院排隊多年也未能得到解決。而“自助捐精”沒有經過精子庫和醫院等中間環節,由捐贈方直接向需求方提供精源。
形式
進入專為捐精者與求捐者搭建的溝通平台。捐與受捐都是雙方口頭交流,全過程並未簽署任何協定或契約。
交流平台
一般的“愛心捐精平台”,都會提供過一個“供需交流群”,在一個群中,單從名稱上看。求精者一般隱匿,但捐精者必須標註自己的重點信息,譬如血型、所在地區、年齡等。
還有一系列特定符號表示是否“配對”成功。如果已經配對,是仍在商談還是已經開始運作。如果已經運作,還有不同符號表示是否受孕。
“交流群”除提供“供需雙方”交流的平台外,還提供指導如何實施“自助式”人工授精。
專家觀點
據專家介紹,中國合法的捐精渠道只有一個:男性到設在各地的人類精子庫自願捐獻精子。精子庫工作者根據“雙盲”原則,通過密碼制度,對供輸雙方進行編號,隱匿供、受精子方的真實身份。精子庫是將精子冷凍貯存在液氮罐內,使它們在零下196攝氏度的低溫下“冬眠”。一旦復溫,精子即可恢復生命機能。捐贈者在向精子庫捐精時需簽署棄權協定,即放棄因捐精而產生的一切權利,相對應的,也受法律保護豁免可能產生的各種責任的行為。需要精源的夫妻,可以通過正規醫院尋求精源,並懷孕生子。通過這種方式,捐贈方和需求方互不見面,互不了解信息,可避免由此為供需幾方帶來的不利影響。
爭議
“自助捐精”容易遇到諸多問題,譬如合法性、生養小孩後的社會、法律、道德風險等。由於沒有遵循“互盲”原則,捐受雙方將來很可能因孩子的撫養權產生糾紛。另外,由於無法對捐獻者的行為實行監控,未來或將出現重大的倫理災難。 不孕夫婦求子心切的心理大家都能理解,但尋求合法的精子庫幫助才是最安全、最高效的 。法律風險
武漢金衛律師事務所李海夫律師表示,我國明令禁止代孕、買賣精子、卵子的行為,嚴重情形下,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將精液作為商品出售首先違反社會公序良俗,而且這種行為不應受法律保護。患者不經過正規醫院進行試管嬰兒手術,而是採用私下取精,這種行為風險很大,首先是存在孩子不健康的風險,精液不經過醫院檢測,無法排除質量問題,如提供精子的男方有遺傳病或其他不適合生育的疾病,即使女方懷孕生子,孩子可能不健康,會加重父母的經濟負擔。孩子父母在法律上無法追究提供精液男方的責任。其次是爭奪子女的法律風險,如果私下買受男方精子而懷孕生子,雙方且相識或有聯繫,男方最後認為是非婚生子女,還可能存在爭奪子女撫養權的法律糾紛。如果雙方簽署了類似“自助捐精協定書”,是否就能避免法律問題?李海夫表示,即使雙方簽了協定,但捐精者私下無償捐獻的行為仍系無效民事行為,不受法律保護,由此帶來的風險及責任需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