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渙古城牆遺址
臨渙古城牆遺址臨渙古城牆遺址位於國家園林城市——淮北市西南40公里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臨渙鎮境內,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臨渙古城牆遺址
- 所在地:安徽省淮北市
- 類別:遺址
- 地位: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介紹
臨渙古城牆遺址位於國家園林城市——淮北市西南40公里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臨渙鎮境內,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渙古城牆的規模在全國屬第一,是我國目前惟一現存的鎮級土城牆遺址,是臨渙鎮的標誌性建築,更是淮北市悠久歷史底蘊的具體象徵。臨渙古城牆築成於戰國時期,南臨澮河,東、西、北三面皆為平坦耕地。整個城垣近於正方形,東西長1650多米,南北約1480米,城牆周長約6公里。雖然相關檔案認可的古城修建年代是戰國時期,但民間一直認為是商漢兩度修建的。臨渙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較長、跨越朝代較多、沒有發生過大的變遷的古城垣。臨渙古城牆因其體量大、時代較早、保存基本完好,1986年被安徽省政府公布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渙古城,環臨渙集一周,呈東西若長的正方形。城內徑東西長1490米,南北寬1394米,周長5818米,上寬5—8米,高7—15米不等,城基部寬30—50米,內坡度22、3至26、5米,外坡度22、9至26、5米,總面積2、7平方公里東南西北各有一個城門,四角有角樓。西城有六座烽火台,東城有三座烽火台,南北城桓皆無。台距100米,台長25—50米,台寬15—30米,高出城牆約5米。北面和東面有護城河,南面有澮河,西面有壕溝。另外,城牆上還有垛口。發現於城基部的較厚的紅褐色古丁紋板瓦,具有戰國晚期特徵。
歷史
春秋戰國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大變革時期。這一時期城市有很大變化。春秋時期,城邑的數量有了明顯的增加,有關築城立邑的記載史不。國土有限、實力平平的魯國,自隱公至哀公的200餘年間,見諸《春秋》、《左傳》記載的築城、修城、擴城活動就有20餘次,由此 可以想見諸侯大國的築城情況。城邑的增多表明:政治、軍事、文化生活已經不再局限於都邑或某幾個核心城市。據傳,臨渙城牆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此城較為高大寬廣,入六朝、唐、宋,臨渙為郡為縣。幾經沿革,至元朝至正年間,始裁臨渙縣,併入宿州。城郭變遷,僅餘土牆。臨渙古城牆作為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牆體等建築外,城牆之上還有眾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和各種建築。完好時期的臨渙古城,環臨渙集一周,呈東西若長的正方形。城內徑東西長1490米,南北寬1394米,周長5818米,上寬5—8米,高7—15米不等,城基部寬30—50米,內坡度22、3至26、5米,外坡度22、9至26、5米,總面積2、7平方公里。東南西北各有一個城門,四角有角樓。西城有六座烽火台,東城有三座烽火台,南北城桓皆無。台距100米,台長25—50米,台寬15—30米,高出城牆約5米。其作用是便於觀察敵情,作戰時能三面殺敵。北面和東面有護城河,南面有澮河,西面有壕溝。另外,四面各留一座城門,城牆上還有垛口,作瞭望、射擊之用。 相傳土城系兩次築成,第一次系夯土,土質為黃土、雜土,夯層規整,每層厚15厘米不等,夯窩深2—3厘米。主城牆呈梯形,採用平夯法夯築,兩腰經鏟削修整,並用圓木棒橫向拍打,表面十分平整、光滑、堅硬。第二次覆土無夯土痕跡,輸送的沙土雜以砂礓和漢代遺物。城四隅有角樓,四隅上發現有筒瓦、板瓦,紋飾為繩紋、方格紋和古丁紋。發現於城基部的較厚的紅褐色古丁紋板瓦,具有戰國晚期特徵。就春秋戰國時期,臨渙是宋國的銍邑。戰國晚期,由於各國爭戰兼併,銍邑成為宋國的邊陲,是通往楚國的門戶。宋國為了防範楚國,才修築了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