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條件
學校師資隊伍素質精良。現有教職工233人,專任教師180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78人,中級70人,碩士研究生近30人,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72人。通過加強校本培訓和教育科研,提高教師的學術素養;通過學歷(學位)教育,提升學歷結構;通過開展教研活動、開發校本課程,提高教學能力,師資隊伍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學術水平不斷提高。
學校管理科學規範。學校秉承先進的教育管理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確立了“依法治校”、“科研興校”、“文化立校”戰略,構建了“制度化、科學化、民主化、人文化”的管理體制,內部管理體制日臻完善,管理制度建設科學規範。在學生管理、師德考核、教學評價、科研評估和分配製度中,制定了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指標和標準,實現了軟性工作用硬性指標去落實的改革目標;實行教師分級管理,強化業績意識,狠抓師德建設,調動了廣大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逐步形成了全省一流的辦學條件,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育人環境,一流的管理秩序和一流的教學質量,在省內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00年起招收五年制專科生。學校設有國小教育和學前教育兩個五年制專科專業及美術教育和藝術設計兩個專科專業,專科在校生近3000人。學校積極探索教學管理的模組化新模式,教學管理實現了巨觀管理和微觀管理的有機結合,即教務處從巨觀上對教學、科研進行管理與指導,國小教育專科部、中專部、學前教育部和美術專業教學部四部則進行“模組化”微觀管理,各部相對獨立性得到貫徹,教學的針對性得到加強,各項教學管理措施得到落實,教學管理實現了“制度化”、“精細化”、“全程化”和“科學化”,學風、教風和校風建設有了根本性改變。
在課程建設上,學校十分重視打造獨具特色的“課程品牌”,構建起“四條主線、四位一體”的課程結構:即以“文化基礎課—學科專業課—專業拓展課(如專升本課程)”為主線的文化基礎課結構;以“教育基礎理論(心理學、教育學)—學科課程教學論—教育專業拓展課程”為主線的教育專業課結構;以“基本功訓練—教學技能訓練—教育實踐”為主線的專業能力訓練結構;以“特長培養—核心能力形成—個性發展”為主線的個性化課程結構,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課程和最優良的學習資源。同時積極引導校本課程開發,開設了《沂蒙文化》、《社交與禮儀》、《學習指導》、《新課程解讀》等十五門有深度、有特色的選修課,建立了20多個活動課小組(隊),進行經常性的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等一系列教學、教法改革實驗,建立了一套完備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
發展機遇
學校科研力量雄厚。學校樹立“科研興校、科研興教”和“科研立人”的觀念,堅持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充分發揮科研在學校發展和教育教學中的先導作用。確立了“以課題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的教科研目標,按照“教研活動專題化,教育科研課題化,科研管理規範化”的要求,加強了教科研管理,使“教育科研成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新的生長點,成為提升教師素質新的支撐點,成為營造學校特色新的閃光點”;健全各種科研獎勵措施,注重發揮專職教研人員科研帶動和輻射作用,培養科研尖子人才和科研型教師,以點帶面,增強了學校申報、承接省市重大課題和國家級科研項目的能力,實現學校科研由數量型到質量型的根本轉變,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現任領導
李琳:黨委書記。主持
黨委工作。分管辦公室、政工科。
孫成明 :黨委副書記,校長。主持行政工作。分管辦公室、財務資產科。
程建榮:黨委委員,調研員。主管校園文化和校園文明建設工作。分管工會(婦委會、計生辦)。
陳開勛:黨委委員,調研員。主管紅色育人工程和紀檢工作。分管團委、招生就業與合作辦學辦公室。
袁中勇:副校長。主管總務工作。分管總務科、圖書室。
張茂坤:黨委委員,副校長。主管學生和安全穩定工作。分管學生科、保衛科。
李紀傳 :黨委委員,副校長。主管教師教育工作。分管教務科、科研科。聯繫學前教育系、初等教育系。
彭福峰:副校長。主管基建維修工作。分管基建維修科、實驗與網路管理中心。
張學勤:黨委委員,副校長。主管國際視野培育工作。分管教務科、科研科。聯繫普通專科系、公共課教學部。
機構設定
行政科室 | |
辦公室 | 政工科 |
教務科 | 科研科 |
工會(婦委會、計生辦) | 學生科(團委) |
招生就業與合作辦學辦公室 | 財務資產科 |
總務科 | 基建維修科 |
保衛科 | 圖書室 |
實驗與網路管理中心 | |
教學系、部 | |
學前教育系 | 初等教育系 |
普通專科系 | 公共課教學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