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臨江仙·飲散離亭西去
飲散離亭 西去,浮生 長恨飄蓬 。回頭煙柳漸重重 。淡雲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
今夜畫船 何處?潮平淮月 朦朧 。酒醒人靜奈 愁濃。殘燈孤枕夢 ,輕浪五更風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飲散:飲完酒後離散。離亭:送別的驛亭。
②浮生:一生。古人謂“人生世上,虛浮無定”,故曰“浮生”。
③飄蓬(péng):飄浮無定之意。
④重重(chóng chóng):一層又一層,形容很多。
⑤暮(mù)天紅:指傍晚天空一片酡紅。
⑥畫船:裝飾華麗的船。多指遊船。
⑦淮(huái)月:指照臨淮水上空的月亮。
⑧朦朧(méng lóng):模糊不清。
⑨奈:怎奈,奈何。
⑩孤枕(zhěn)夢:這裡指孤枕難眠。
⑪五更風:指黎明前的寒風
白話譯文
喝完餞別酒,友人們終於揮手別去,常常怨恨這種漂泊不定短暫虛浮的人生。回首看到如煙似霧的楊柳早已遮斷視線。往前看去,風清雲淡,孤雁遠征。孤單的寒日傍晚天空一片酡紅。今夜畫船將停在什麼地方?只怕夜間潮平水落,泊船岸邊,一片清月迷漾。到酒消人也醒時,那種愁緒倍加難以排遣了。蠟燭殘盡孤枕難眠;五更時輕風吹來激起點點浪花。
創作背景
在羈役前,徐圖昌為了抒發對心上人的眷戀和難消的離愁而在與戀人驛站飲別時寫下了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闋寫的是離別後的情景,是實寫。首兩句直寫別離,“散”、“離”、“去”已帶怨意,而一個“恨”字則是直抒胸臆,又點明本詞的主題,寫出了詞人內心的淒涼,羈旅之恨。且這恨又是“長恨”,這就道出了“飲散”“西去”對詞人來說並非第一次了,每重演一次,就會增加一分身世飄零之恨。一個“長”字,使恨的情感深化了。第三句描繪的是詞人一步三回頭,不忍離去的情態,“煙柳漸重重”,既寫出了離愁的層層加深,也寫出了離愁的“有形”情態,襯托出了行人心頭的迷惘。四、五兩句描繪的是作者眼中的慘澹畫面。“淡雲”暗示行人心頭的落寞,“孤雁”則是行人的化身;“寒日”顯其心頭之冷,“暮天紅”雖是美景,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又充滿了傷感。這兩句極寫浪跡飄零之苦,是移情於景。
下闋都是詞人想像中的情景。首句以問引起下文。“潮平淮月艨朧”暗示他那離別時的劇烈情緒已逐漸平靜下來,可是心頭卻又一片迷惘。心裡空虛只能借酒澆愁,可是在短暫的麻痹之後,還是要醒來,醒來時的靜夜中心頭卻是更加空虛,更加愁苦難耐。詞人通過氣氛的渲染和景物的烘托,使內心的感傷之情與外在的空冷之景交融為一,傳達出詞人此時此地的冷寂情懷。“酒醒人靜奈愁濃”,一旦酒醒,回到現實,只能更增愁情,不是三杯兩盞淡酒就沖刷得掉的。一個“奈”字,突出了詞人萬般無奈的苦悶心情。末兩句“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描繪的是一幅多么淒涼可怕的景象。燈里的油就要燃盡,燈火忽明忽暗;一個人躺在枕頭上,沒有人陪伴,想入睡做個夢都不可得;五更時的寒風吹來更是倍增寒意。而從“潮平”到“殘燈”再到“五更”,足見行人一夜未睡,“愁濃”之情不虛,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全詞最為獨特之處當在下闋,在於虛境實寫,化虛為實,而又虛中浸實,寫盡羈旅之情,含蓄雋永,耐人尋味。詞人巧妙地融情與景為一體,寫離愁卻很少直接抒情,而是藉助於外在的景物來表現詞人內心的離愁別恨。詞人沿情布景,景物的轉承和變換、環境氣氛的渲染和烘托,處處反襯出詞人的內心世界。
名家點評
近代學者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狀水窗風景宛然,千載後猶想見客中情味也。
清代詞人賀裳《皺水軒詞筌》:結句不言愁而愁自見。
作者簡介
徐昌圖(約965年前後在世,生卒年不詳),莆陽(今屬福建)人,與兄昌嗣,並有才名。仕閩,節度使陳洪進歸宋,令昌圖奉表入汴。太祖授為國子博士。工詩詞。選入《尊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