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水縣

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慈州廢,臨水縣改屬相州。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復置慈州(治滏陽縣),仍領臨水縣。 永泰元年(公元705年)復置礠州(治滏陽縣),並於臨水故城置昭義縣屬之。

一,臨水縣,因在湫水河邊,故名之。西漢時設定,屬西河郡,東漢撤銷,故治在今山西臨縣北15公里處的郝峪村,有古城遺址。金代更名臨泉縣為臨水縣,屬石州。故治在今山西臨縣北25公里故縣村。元中統二年(1261)復名臨泉縣。
二,三國魏黃初三年(公元222年)分武安縣置臨水縣(故城在今邯鄲市峰峰礦區臨水),屬廣平郡。兩晉因之。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省臨水縣入鄴縣,太和二十一年復置,改屬魏郡。
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設定成安郡,(治陽縣、今河北磁縣)。臨水縣屬之。
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成安郡廢,始置慈州(治滏陽縣),臨水縣屬之。
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慈州廢,臨水縣改屬相州。三年罷相州,臨水縣更屬魏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復置慈州(治滏陽縣),仍領臨水縣。六年臨水縣省。
永泰元年(公元705年)復置礠州(治滏陽縣),並於臨水故城置昭義縣屬之。
天佑三年(公元906年)礠州改名惠州,昭義縣屬之。
五代後唐復名礠州,昭義縣屬之。
宋代,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昭義縣更名昭德縣,仍屬礠州。
熙寧六年(1073年)昭德縣省入滏陽縣為鎮。
三,梁大通三年(529年),改決口縣為臨水縣(安徽省霍邱縣臨水鎮),屬安豐郡。東魏武定六年(548年)臨水縣縣境入東魏,設汝陰縣,屬揚州淮南郡(均治壽春,今壽縣城關鎮)。南朝陳太建五年(573年)五月,伐北齊,汝陰縣境入陳,復為臨水縣(治今臨水鎮),屬霍州(治岳安,今霍山縣城關鎮)邊城郡(治邊城,今河南固始縣境)。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入北周,廢臨水縣,以後就沒有恢復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